第三百四十八章 岁末大战(十四)(2 / 2)
就在王行俭魂飞九天之际,哐当一声,一柄宝剑被扔到他面前。那宝剑弹跳数下,终于安静了。铮亮的剑身,一闪一闪反射着帅帐内官,但东厂和锦衣卫,他还是信的!”
原来如此!
王行俭想到正在护国军任职的钦差大人,立即泄了气,再次瘫在地上。
痛打落水狗的道理,官场上人人都懂。廖大亨没有打算放过王行俭:“这第二份,是王大人纵兵抢掠、贪贿弄权、意图谋反的自供状;这第三份,是王大人的家书,让家眷乡人移居成都;这第四份,是重庆府请蜀王府屯垦荒田之呈文;这第五份,是……”
宝剑就躺静静躺在王行俭的面前。只有以血涂抹,才不会发出渗人的寒光。王行俭长叹一声道:“下官若是签了,廖公可保下官一家平安否?”
“王大人为国锄奸,那便是大功一件,身家性命何愁哉!老夫不仅要保下王大人,还要上奏朝廷,请王大人以重庆知府兼川东兵备道!”
哦?王行俭的眼睛亮了。川东兵备道是重夔兵备道的俗称,执掌重庆、夔州两府的兵马。王行俭也不管宝剑了,径直爬到廖大亨的案几前叩头。
“除了王大人的举报状子,其余几份东西,本官还未曾备下。适逢年节,不如王大人找个清净之处细细写来。王大人本为宜兴人士,又是东林复社核心,想来可写之处甚多。不知王大人在元宵之前能交卷否?”
“廖公之命,下官自当遵从。不过廖公想让下官去哪里清净?”
“王大人亲历军旅,远了不好。不如就在附近之广门铺寻一园子可好?本抚幕友,自会助你一臂之力!”
廖大亨说着,向帅帐的黑暗角落里一挥手,钱师爷身影闪了出来。
广门铺,这个地名让王行俭全明白了,敢情廖大亨与那朱平槿真是一伙的。他长叹一声,爬了起来。
“世子着本抚传旨:王大人自交卷之日起,享受蜀王府正团级待遇!”
廖大亨说着便咬牙切齿起来:世子待人,何其不公也!王行俭狗一样的东西,竟能拿到正团待遇!本官鞍前马后多时,至今还领着草纸一般的大明宝钞折抵俸禄!
看着王行俭被士兵夹住双臂往外走,廖大亨突然武,就不必过于担心朱平槿对他们以前的黑历史进行秋后算账了!
“以先生之意,本世子应当如何化解蜀地文武心结?”
“世子聪颖无双,法子必是有的。”
“这样可好?”朱平槿思索着提出个方案,“正旦将至,本世子准备在复兴报上发表一片讲话。学习之对象,太祖与献王并提。”
“世子,并提不妥。这样违了父子伦常,更违了君臣礼制。如此可好,找几个官员士绅,写几篇怀古之文,既颂太祖英明神武,又念先祖仁慈贤明,然后发表在报纸上。”
“甚好!只是要辛苦程先生操办了。”朱平槿笑着点头。
这是纪念专刊的格式,透露出来的政治信息足以让那些熟悉政治的有心人明白。
“此事臣不敢推脱。只是臣以为,还是由廖抚出面为好。”
“对!请廖大亨写头一篇,刘之勃写第二篇,宗室里也写几篇。他们带了头,其他人才好跟进。这次嘛,廖大亨还是当坏人,刘之勃当好人。”
注一:成都方言,怕死鬼、软骨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