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9章(2 / 2)

加入书签

把古大侠笔下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诠释得都尽如人意,怕是少之又少,吴岱融真是诠释了好一对的黑白配,赞!

还有88年版《绝代双骄》的两首影视歌曲是《愿你知我心》和《情丝牵我心》,如果可以把这两首歌与故事人物对应起来,前后歌曲分别是“双骄”小鱼儿和花无缺的主题旋律。

《愿你知我心》欢快活泼的曲风像极了小鱼儿调皮的个性,歌词对他乐观、豁达的心态理解剖析得更为透彻,比如“敌友猜不透/恩怨猜不透/但我心不记恨”“但我偏偏要恩怨一招了/让你知我决心”,与此相反,《情丝牵我心》表达的情感相对忧郁苦闷,则是花无缺情感复杂内心矛盾的写照。

两首歌曲都很精彩。

但这里仅凭个人兴趣对《情丝牵我心》略作赏析。

《情丝牵我心》为剧中插曲,多随花无缺的出场而出现,渲染人物感情色彩。

除了人声演唱版本的歌曲,还有二胡和电子乐器等演奏的纯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其温雅或忧郁的心境。

歌曲选用的是六声羽调式,加入偏音7作为过渡音使用;由三段构成:第一段音乐主题有4个乐句,每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是改变了每一乐句的一两小节来变化旋律,形成来回反复的效果又不觉乏味,选用下行的旋律方向则予人一种迂回低落的心情;第二段把第一段的音高升了八度并由音色柔美的女声齐唱,整段节奏舒缓,曲调哀婉。

第二乐句最后一个尾音选用变宫7,情感色彩上加重了凄怨之感。

这一乐段还使用了两个单倚音,分别在“渺”和“飞”字上。从装饰音到主音的变化,突出“飘渺”“纷飞”的动态特点;第三段又转由男声独唱,但旋律与前两段不同,而且节奏稍微加快,一字对应一音符,似在苦叙。

两段结束小节的旋律相同,只是末尾收音有别:第一段的尾音是低音区的5和6,情绪下沉,苦闷被压抑难以言表,唯有“悠悠独对一明月”,而第二段改为中音区的5和6,把音乐推向高潮,情绪变为激动,似将胸中压抑之气渲泄而出,“悠悠恨爱无从绝”。

作曲者王宇没有选用民族乐器而是采用电子器乐演奏作为这首古装影视歌曲的伴奏,让这首歌曲营造出了梦幻飘逸的浪漫情调,这与影片的主要画面风格是相配的。

使用现代电子乐,能凸显出当时的时代变化特征,现代流行元素渐渐取代传统戏曲调式,从当下观影者的欣赏角度来看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和认可。

最后说说歌词,意境上有着“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隐忍之情与含蓄之美,也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的矛盾内心与痴惘情愫,这样的情怀恐怕也只有剧中花无缺才有吧。

只有看过这部绝代双骄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原作有那么多人喜欢苏樱这个角色

这部剧我前几天才看的,看到屠娇娇,眼前一亮,我想如果苏樱有你这种样子我都不会觉得看这部剧亏本:见到演张箐的人出来,胆水都要呕出来:铁心兰出场,男装没什么好感,女装一出,难怪当时你被人称为古装第一美女,两个字耐看。最后苏樱出来,这个电视剧里的苏樱和原作的苏樱虽然有一些出入,但我觉得再也不可能有人比这部剧的苏樱演的更像苏樱了。

这是都快30年前的电视剧,30年前的化妆技术,30年前的演员。说实话我一个上一片称赞了。

黎美娴的戚芳也很好,我还是喜欢听国语,粤语实在听不惯,黎美,娴在《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国语配音真的不好听,显老气。

如果没听错的话铁心兰和戚芳是同一个人配音的吧,比赵敏的配音好听多了,要是赵敏也让铁心兰这个配音演员来配该多好。

除此之外谢,宁真美啊,《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虽然漂亮,但戏份还是太少了,《连城诀》剧情不好,造型也不好,给谢宁的美貌打了很大的折扣,虽然她的苏樱不太符合原著(戏份太多,出场太早,合并了慕容九),但却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谢宁的美。

除了张菁比较失望,这版演员大多数都很满意,例如苗,侨伟和戚美珍这对真cp演的江枫和花月奴、江玉郎、万春流、燕南天、屠娇娇、邀月等。

要说改编,我觉得让江别鹤吃掉江玉郎挺有创意,改的不错,只是后来变成大boss,杀了屠娇娇等人,有些失望。

还有就是让燕南天真的死了让人很不满意,原著里死的是路仲远不是燕南天啊,燕南天和路仲远也被合并了。

一句话来说,这部剧让人真正感受到了谢,宁的魅力,也认识了偏偏公子吴岱,融。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