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0章(2 / 2)

加入书签

……

“对于这本书,是越看越喜欢,比如说角色:

十大恶人:在小说中有两派恶人成系列成建制的存在,一组是十二星相,另外一组则是十大恶人。

一组12人,另一组11人。各自都有响亮的名号和对应的是极其特质的个性。

但相比而言,十二星相的待遇就差多了,徒有外在个性,对内在个性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映衬表面,没有深入描写,而十大恶人的描写,“坏得讨喜“,个个坏出了风格,坏出了水平,但却不讨人厌。

从小鱼儿对这些抚养他长大的“亲人“的感情来看,明知道真相,却无法动容去除掉他们,反倒在闯荡江湖许久后再见到他们时充满了亲切感,并将亲切感传递给了我这个读者。

他们坏吗?

坏事是没少做,特别是他们对燕南天所作所为在小鱼儿知道后更应该恨得彻底,但只却是他认为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它们就是坏人,就要做坏事这么天经地义,仿佛他们这么做是其必然的选择,用这个理由去可怜他们。

至少在这一点上,作者笔下的坏人比其他武侠小说中塑造的坏人坏得可爱多了。

在书中小鱼儿这样形容十大恶人:

其实世上比他们更恶毒的人还不知有多少,只不过,这些人做事特别不正常,毛病特别大而已。

那些人真可算是坏人中的天才了,已坏的炉所写的,我爱读他的书也绝不仅仅是这些原因,也许就是打开这本书看到他用八个字无比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我用八万字也达不到的意境:

鲜花怒马,马行如龙。”

……

“这本书确实好看,作者非常善于描写景色来衬托出人物心情或者整体布局的气氛。

最喜欢第一一七回:狂狮铁战

在介绍名字的时候:感觉大家都好有雅致。

陈凤超,祢十八。

鬼童子皱了皱眉,一把拉住了他,道:“你就算恨姓曹的,姓陈的人又有什么关系?“

击鼓老人怒道:”谁说没有关系?若不是陈宫放了曹操,我祖宗怎么会死在曹操手里?“他这么一闹,乐声就停止了下来,大家也不知道他胡说八道在说些什么,只有慕容珊珊突然笑道:”如此说来,前辈莫非南海烈士祢衡的后人么?”

击鼓老人道:“不错,自蜀汉三国以来,传到我老人家已是第十八代了,所以我老人家就叫祢十八。”

陈凤超这才弄明白了,原来这老人竟是祢衡的子孙。

祢衡以“渔阳三挝”击鼓骂曹,被曹操借刀杀人将他害死,现在这祢十八却要将这笔账算到陈凤超的头上,陈凤超实在有点哭笑不得。

只听慕容珊珊正色道:“既是如此,前辈就不该忘了,陈宫到后来也是死在那奸贼曹阿瞒手里的,所以前辈和姓陈的本该敌忾同仇才是,若是自相残杀,岂非让姓曹的笑话?”

“姓钟的”李大嘴,俞子牙。

这人高瘦颀长,怀抱着一具瑶琴,白开心只当他和姓钟的人有什么过不去,立刻指着李大嘴道:“这人就姓钟。”他以为李大嘴这次一定要倒楣了,因为慕容家的姑娘绝不会帮李大嘴说话的。

谁知道这抚琴老人却向李大嘴一揖到地,道:“老朽俞子牙,昔日令祖子期先生,乃先祖平生惟一知音,高山流水传为千古佳话,今日你我相见,如蒙阁下不弃,但请阁下容老朽抚琴一曲。”

李大嘴少年时本有才子之誉,否则铁无双也就不会将女儿嫁给他了,伯牙先生和钟子期的故事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白开心说他姓钟,他一点也没有反对,此刻也立刻长揖道:“前辈如有雅兴,在下洗耳恭听。”

只见俞子牙端端正正坐了下来,手拨琴弦,帅琮一声响,已令人觉得风生两腋,如临仙境。

李大嘴装模作样地闭起眼睛听了许久,朗声道:“巍巍然如泰山!快哉,妙哉。”

俞子牙琴音一变,变得更柔和悠扬。

李大嘴抚掌道:“洋洋然如江河,妙哉,快哉。”

俞子牙手划琴弦,戛然而止,长叹道:“不想千古以下,钟氏仍有知音,老朽此曲,从此不为他人奏矣。”

屠娇娇早已看出这些老人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但她却未想到他们竟如此迂腐,如此容易受骗。

她忍不住暗笑忖道:“一个人越老越糊涂,这话看来倒没有说错。

这些人实在是老糊涂了。”

只见俞子牙竟拉起了李大嘴的手,将那些老头子、老太婆一一为他引见。吹箫的就姓萧,自然是萧弄玉的后人;击筑的就姓高,少不得也和高渐离有些关系。

——吹笛的会是什么人的后代呢?

原来是韩湘子的后人,自然和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也有亲戚关系。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