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8章 隐隐担心(2 / 2)

加入书签

唐启泰冷冷一笑,道:“本官早就没有将生死放在心上,宜阳城破,本官就没打算活着!”

“本都督知道,唐知县不惧生死,宜阳县内也没有家眷受到斜迫,”李自成的面上,完全是一片和煦的春风,就像与多年不见的朋友在拉家常,“可是,唐大人在宜阳为官,难道宜阳就没有值得珍惜、值得留念的东西?比如,情投意合的士绅,受苦受难的百姓……”

唐启泰迟疑了一会,还是摇摇头,“本官既然下了必死之心,这些后事,本官也是管不着了,希望你们善待城内的士绅百姓……”

“唐知县读的是圣贤之书,就算不关心百姓,难道就没有好奇之心?”李自成淡淡地道:“宜阳城破,唐知县终究是失败了,打败你的天命军,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为何我们不承认是流寇?还有,天命军的武官员,也是同仇敌忾,他们不一定是真心支持武大烈,只是害怕流寇,大敌当前,城中的官员、士绅,必须团结在知县武大烈的周围,只有抱团取暖,才有可能击退流寇,让永宁城免遭屠戮。

得到城内一致的支持,武大烈踌躇满志,对于守住永宁城,他原本只有三成把握,现在陡然增加到六成,如果再将城内外的百姓发动起来,完全有可能让永宁城躲过一劫。

他安排城内外的青壮,去城外砍伐树木、搬运石块,用作防守的器械,又让百姓贡献出家中有限的菜油,这些菜油有过登记,只要永宁城不失,官府将来负责偿还。

前提条件,就是保住永宁城,百姓的利益,同样捆绑至官府的战车上,要想维护自身的利益,必须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协助官府守城,必要的时候,官府还会征调百姓帮助搬运守城器械。

武大烈亲自驻守北城,张鼎延守南城,都司马有义守东城,守备王正已守西城,每座城门有两个百户的士兵,另外两个百户,留做预备,万一那一面城门出现险情,他们就向哪一个方向增援。

趁着流寇尚未来到永宁县,武大烈让把守城门的各位主将,抓紧时间操训士兵,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多操训一日,士兵的战斗力就会增加一分!

有人向武大烈建议,城内有万安王府,王府内有不少护卫兵,可以协助守城,以王府的富庶,应该可以拿出部分钱粮,犒劳守城的士兵。

武大烈认为不错,如果万安王将王府的护卫兵献出来,加上用钱粮犒劳守城的士兵,保住永宁城不失的可能性,又会增加两分,即便万安王不愿犒劳守城的士兵,至少要将王府护卫队贡献出来,在流寇面前,大家是同一条绳索拴住的蚂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他将操训士兵的任务,交给新任的百户官,亲自带着数名亲卫,前去拜会万安王朱采崿,但是,与城内士绅的态度完全相反,王府拒绝提供任何支持。

朱采崿认为,王府护卫队是为了保护王府而存在的,属于王府的私人卫队,守城则是地方官府的事,现在城内乱糟糟的,如果将王府护卫队调走,那王府的安全,由谁来负责?

至于钱粮,朱采崿更是一口回绝,王府依靠地租,勉强维持运转,要养活王府的人口,已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粮?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永宁城保不住,万安王府岂能逃过被洗劫的噩梦?武大烈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却没能说服朱采崿,极度失望地离开万安王府,他第一次隐隐为永宁城担心。

最快更新 ww.60355.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