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2章 新技术(2 / 2)

加入书签

“奴婢遵旨!”

周清柔出去后,李自成也是出了餐堂,去御书房那边转了一转。

柳如是昨晚刚刚承欢,今日早起,恐怕还是抹不过脸面,先让她适应一段时间,免得看到自己又是尴尬。

果然,李自成回到餐堂的时候,三女已经齐齐摆摆坐在餐桌前聊着什么,或许是在等待自己吧?

但看到李自成的时候,三女赶紧离开座位,柳如是更是像被陌生的浪子骚扰一般,几乎是跳开的。

李自成微微点头,也不看三女,只是淡淡地道:“都是一家人,就不用多礼了,坐下用膳吧!”

李香君很随意地牵起柳如是的双手回到餐桌,柳如是暗中用力抽了,没有抽开,只得随着她回到餐桌边,勉强坐了。

周清柔并不知道昨晚寝宫中发生的事,见柳如是很自然地落座,心中倒是暗暗称奇,李香君瞪了她一眼,她才悻悻地为众人分发碗箸。

早膳之后,李自成扫了三女一眼,便去了御书房,不一会儿,马士英来了。

李自成并没有太过施压,只是让他尽快行动,由近及远,让各府县运转起来,除了环太湖的江南书,放到御案上,“黄东主是新型纺纱机,周东主的新型织布机,售价都是五千两。”

黄庆与周祥林都是关心技术图纸,对五千两这样的价格,倒是不太上心。

李自成道:“黄东主可以大量收购棉花,用新技术纺织大量的纱锭,而周东主用黄东主的纱锭,生产出合格的布匹。”

他故意将纺纱技术与织布技术拆开,就是让他们将来再进行技术革新,共同进步,不能永远睡在原有的技术上啃老本。

李自成给黄庆的纺纱机图纸,乃是后世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当然,这份功绩,已经不能算在珍妮和她丈夫的头上了,因为机床上装有八个纱锭,名称被改为“八锭纺纱机”;而周祥林得到的织布机,名为“飞梭织布机”,名称不用改,不过,他在图纸上增加了“飞梭”的图片。

这两样机器,只能算是纺织行业走向机械化、规模化的基础,要想研制出效率更高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就要靠江南的商户自己了,纺织技术的革新,不仅是纺织技术本身,还需要相关行业共同进步,比如材料、打磨、漂染等,需要商户日积月累。

不过,李自成告诉黄庆和周祥林,在南京,只会向他们出售了纺织技术,但他也会向苏州、松江、杭州的商户出售同样的技术,新技术甚至还会向环太湖其余的府县推广,要想纺织技术永远比别人先进,要么自家研制,要么向科研机构购买。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