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准备充分(2 / 2)
“那你还问?”李婉嗔了他一眼,道:“就不知道你想把公司搞成多大的规模,要是真像你昨晚说的需要那么大资金投入的话,事先声明,我可没那么多钱入股呀。”
跟普通人相比,李婉是不差钱,前几年光靠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年收入就过百万了,自从跟林强他们合作之后,收入更是节节攀升,起码提高了十几倍以上。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如果是一千几百万的投资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涉及到几千万上亿的项目,她暂时还没有那样的实力。况且去年在原料公司、矿业集团还有林强那个饲养项目上她都投入了不少资金,除了原料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分红外,其他的投资短期内还不能产生回报,李婉现在手里能用于投资的资金真的不是很多了。
林强道:“我是计划要把公司的规模搞大一点,不能太小气,否则的话,以后跟市里那边谈起来就没有足够的底气了。你这二天找找工商局的朋友,先把公司注册起来。”
“注册资金那里倒不用申报太多,我觉得二、三千万就差不多了,太多了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少的话则显得公司小气了,不过你到时候还是咨询一下工商局的朋友,看看到底多少才合适。”林强道:“但是,这次我们必须要筹措起至少一个亿的启动资金,才能够保证计划可以顺利实施,我的想法是,以一个亿为基准,分为100股,每股一百万元,大家量力而行,自由认购。”
“你确定就只认购十股?”林强问道。
林强道:“股份认购那里到时候再定吧,现在关键是要先把公司成立起来。”
“放心啦,我已经查过了,九十年代初我国就有了私人投资办学的先例了,1992年6月,成都市代管下的都江堰市签发了我国第一张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同年9月,全国第一家民办学校光亚学校正式开学,引起包括《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朝日新闻》在内的世界各大媒体广泛报道,掀起一场围绕民办教育的讨论、争议、实践与探索。”
林强一边说一边拿出份资料递给李婉,道:“其实在光亚学校之前,社会办学就有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明文写着: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我把这些方针政策都摘录下来了,你把它带上,如果在申办公司时遇到什么政策上的问题,可以拿出来给对方看。”
阳州电视台新闻采编室里。
“陈姐,这篇新闻稿你帮我润色润色。”江蔓佳拿着份稿件走过来说。
“你---,是陈总监交待的,他说晚上就要用。”江蔓佳急道。她也知道陈晓怡因为昨天被自己顶替了下来去采访的事正生着闷气,本来是极不愿意过来求她,触碰霉头的,无奈自己写的这篇新闻稿修改了多遍还是过不了审,陈维达便让她找陈晓怡,无论如何都要在新闻直播前把稿子改好。
江蔓佳急的没法了,只有去找采编室丁主任求助,等她跟丁主任再过来时,陈晓怡已经收拾完东西,拿起小挎包,不待丁主任开口,便头也不回的朝办公室门口走去。
儒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