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民兵(2 / 2)
眼见众将都想不出办法,慧缘法师也没有更好的注意,文奎只好照搬后世的做法了。
“咳咳——”文奎清了一下嗓子,故意引起众将的注意力,几十个人的会场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我有一个办法,不知可用不可用。府管县,县管乡,乡管村。每个村都有里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村长。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村里选拔一些年轻人,组织成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既是部队,又不是部队。既是农民,又不全是农民!”
文奎的话,一下子把众将的胃口调起来了。
“那是什么?”
众人纷纷问道。
文奎笑了笑,说道:“我们叫它民兵!也就是来自于人民当中的兵。这支部队,农闲时接受正规军的训练,农忙时下地干活。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人给两文钱的伙食补贴。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了农活,又训练了部队。要是打大仗,可以号召他们一起打仗。”
此话一出,众将一片哗然。慧缘法师也不由点头称赞。
文奎不说则已,一说就会被众人疑为神人。其实民兵的做法,要是放在后世就不是稀奇事了。
而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划时代的创举。
文奎算过一笔帐,平均每个县有三百个村,十个县三千个村。每个村组织五十个民兵,这支力量就达到了十五万人!
尽管这是一个人烟稀少的时代,按照每个村组织五十个民兵来计算,并不是一件难事。对于信州府来说,已经实现了全民皆兵。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壮年基本上都和军事挂上钩了。这样一支部队,再加正规军四万多人,文奎没有打出信州府,就已经组织成二十万人的部队。
争霸天下,岂是难事?
更为重要的是,江浙一带已经被张士诚部所控制,元朝政府对于一个小小的信州府已是无暇顾及。那些名声大噪的红巾军将士,控制了大片国土,有谁会注意一个小小的信州府呢?
组建民兵的设想一提出,立即引起了众将的响应。按照文奎的设想,对于民兵,正规军只需要派出教练员,其他的事情交给各村的里正去负责。也就是说,里正兼了民兵队队长,实行军政合一。
至于那些平时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大小地主,早已在佃户们革命的铁拳下,变得缩头缩尾,仅仅是一个“减租减息”,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的公正正义。
仅仅半个月时间。三千多个村全部组建起民兵队伍。这天,慧缘法师和文奎一起骑着马,在饶州县跑了数个镇村,看到的都是一派抓训练、促生产的奎对于慧缘法师的祈祷不置可否。只有他自己知道,要想在这个时代开辟一方天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信州府的资源相当有限。
而当前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单是和一个小小的孙德崖发生的小摩擦,就会让众将惊出一身冷汗!</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