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七章 战术欺骗(1 / 2)

加入书签

<tent>

粮食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必须品,可以说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兴衰都与细细相关,紧密相连。

虽然很多时候,粮食的作用非常重大,但我们从已知的历史来看,它的生产方式还有相应的实用技术,在进入现代之前根本没有太大的技术进步:五千年前是刀耕凭的钣金机修工,并且还参与过一段时间的农机销售,什么脱壳机、碾米机、脱粒机等等这些农机具的构造原理他自然是手到拈来的,然后虽然这个时候他还造不出什么蒸汽机、内燃机,但简单的水轮机还是难不倒他,况且便是畜动力也能带动这些设备。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土著隋末人察觉到异样,黄小刚先搞了一把战术欺骗,就是让各地的国储粮库继续采用“古法”(也即是人力磨、碾、碓)来批量生产“粗粮”,而后再悄悄生产了一批脱壳机、碾米机、脱粒机和大小钢磨,以“五谷坊”的名义来推出经过精加工的粮食产品。

脱壳机、碾米机这些就不要讲,用的是后世的先进技术,稻米经过加工后得到的完整米粒成品率要比土法碾、碓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土法碾、碓得到的完整米粒差不多也就是十中选一的样子,而用机器脱碾得到的完整米粒至少能达到九成以上,而且量大成本低,是人力不可抗衡的。

此外,对于大小麦、高粱和豆类等可以制成粉状的粮食产品,古人用的石磨因为加工精度不够,所以成品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口感自然好不道哪里去。

然后这个问题搁在黄小刚这可就简单了,虽然他现在还没拿出高炉炼钢的黑科技,不可能直接用铸造法来铸造钢磨,但不妨碍他命人用手工锻打的方式打出两扇用百炼钢制成的高精度磨面,然后再把这磨面镶嵌到石磨上,再套上水轮机作为动力,磨出来的面自然精细美观,口感自然也就更好了。

所以,你说粮商们和地主老财们傻眼不傻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