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八章 萧后召见(2 / 2)

加入书签

这里面的前半部分应该是杨广在江都的最后时刻写下,开头便是什么“朕继开皇之文治,始创大业之盛朝,武功北击匈奴,文治三巡江南,旦夕兢业,不遑有暇……”

呃!因为房圭的水平也是有限,所以这封“衣带诏”应该就是杨广写在江都宫城被围,宇文化及要叫人勒死他之前。

而内容方面,杨广不知道用谁的血所写下的一百零八字里面,先用了五十六个字夸耀了一下自己,然后又用了后面的五十六字许诺,如果有人能够平定叛乱,诛杀不臣,并且迎他回洛阳,他愿意封出王爵并共天下。

至于第二部分,看字迹以及用词遣句,房圭猜测应该是萧太后加上去的,内容相对直白和直接,也即是只要持诏书之人若能够为杨广报仇,并且迎娶帝女为妻,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杨隋国祚,成为天下之主。

从字里行间来看,萧太后加上去的这一段,指向性自然非常的明确,就是照着黄小刚样子来安排的。

本来想着将萧太后一家子安排去崂山休养,只要断绝了外部消息,等需要的时候不管是捏圆捏扁还是将她竖做泥胎木偶,应该是予取予求。

可如今是真没想到,老太太居然连“衣带诏”都弄出来,想来再不搭理是不成了,你看今天她能给黄小刚送出“衣带诏”,要是不回应的话,指不定明天谁谁谁手里也会有上一份两份的。

不得已,黄小刚只能抽了个空,在八月十二这日去了崂山。

因所议之事属于机密,因此黄小刚自然只能单独与萧太后相见,待得二人寒暄坐定之后,黄小刚便也开门见山的直言道:“太后急召,可是因为听闻我家元帅引军东归,即将开国之事?”

黄小刚来了崂山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把守卫的标营军官喊来询问,在得知这个标营属于高密五期新军,且全军上下都是民夫农妇,绝对不可能有人能认出篆书,而标营的营长和营副虽然是黄县二期出身,但其原本也是农家子弟,也是入天凤军后才读书习字,也肯定不认识小篆。

这也才稍稍放心,后经过详细的询问,也才猜测可能是叫萧太后无意中知道了黄娜领导的西征大军近日东归,天凤军即将正式开国的消息,这也才搞出了此次的“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这个玩意,就此时此地而言,对黄小刚而言是没什么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