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五章 勋制(2 / 2)
而公、侯、伯、子这些爵位也有各自的受封和平定标准,最低等的爵位为男、女勋爵,有此爵位的人也才算是新朝的贵族,可享受一定的贵族待遇,如最低级的勋爵便等同于至少三级公务员的俸禄待遇,子爵相当于七级公务员、伯爵相当于十一级、侯爵相当于十六级、公爵则是十九级,而王爵当然到顶二十一级了!
此外,既然是“文武勋爵制”,授勋的标准也是废除了非武勋不授,而是根据个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来分别授予文勋或武勋。
当然了,爵位带来的福利自然也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一个人既是伯爵,又还干着十二级公务员的工作,那么他就可以分别拿着爵位和公务员的两份钱。
而即便是他不再担任公务员的职务,也可以拿着爵位俸禄享受爵位福利混吃等死。
不过有一点是,新朝的爵位不搞什么世袭罔替,也不搞什么减等继承,不是说家里的老子是伯爵,儿子、孙子就能一直继承这个爵位,需要自己去挣。
当然了,如果老子真是伯爵,想必也肯定有办法让儿子去参军入伍又或者搞点什么艺术研究挣来爵位的,这就不用多操心了。
然后就是,新朝在爵位的授予上还是相当的大度,随着国务院政令的颁布,一家伙便封了差不多一千两百多个男女勋爵,四百多个开国县子、六十多个开国县伯,倒是开国县侯不多,只有李密、杨义臣、罗艺、窦建德、罗士信、孙宣雅、曹豹等二十一人。
这受封的男女勋爵里边,多为天凤军中的中高级将领,且大部分都是立有战功并考过了童生试的。
而四百多个开国县子里,却是大多为洛阳归附的隋朝官员,之所以给他们封县子也是没办法,一个是要收买人心做做样子,再一个就是不给他们封县子的话还真不好安排,因为这些官员原本可能只是杨广朝中六品、七品的小官,可由着伪帝杨桐、伪帝王世充的轮番升官,结果搞得这大夫那大夫的遍地都是。
而如今既要用他们,又不能按照他们的前朝官职来实用,需要减等任职公务员,便只能通过封爵来进行补偿。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