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三九章(2 / 2)

加入书签

她第一次觉得,儿子昨天说的话有道理,那句话,好像是“我有我自己的方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你根本就不了解我!”

很有道理,她,真的不太了解她的儿子。

“三儿,吃饭了。”

庸九微微一惊,然后反应过来是前身的母亲,这才放下了戒备,轻声答应道:“马上就来。”

庸九低头看了看写作软件下方,居然已经写了两万多字了。

随手粘贴复制,分成三千字一章,直接在作家后台全部发了出去,然后,小说进入了审核过程。

他起身,朝着外屋走去。

饭菜很简单,一个炒豌豆,一个咸菜汤。

看着这简陋的饭桌,庸九第一次感觉到了前身的物质压力,是真的穷啊!

看了看前身母亲那苍老的容颜和斑白的发丝,庸九心底微微一颤,她明明才四十五岁,却老得仿佛七八十了。

想着城市里那些五六十岁还保养得跟二三十岁一样的女人,庸九开口道:“妈,我会让你享福的。”

母亲轻笑,笑得很甜:“我就不是享福的命,你能过得好,妈就很满意了。”

第三章

吃过了饭,庸九没休息,而是熬着夜,一口气就将小说给完本了,整整两百万字,这样的手速,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看了看有好多按键都失灵的键盘,他又觉得理应如此。

起身,伸了个懒腰,庸九走到院子里,东边天际,启明星已经升了起来。

快天亮了。

看了看时间,凌晨四点半,五点到七点便是卯时,一天之中,子午卯酉最适合修行。

想了想,庸九悄悄的打开房门,走了出去,他要找个地方开始炼气修行。

至于睡觉,六百年都没睡过觉了,今天他也不想睡觉,就算有困意他也不想睡。

结合了前身对这一地区的记忆之后,庸九发现,最适合修行的地方,竟然就是前身摔死的那个悬崖。

这算是……死了一个好地方么?

微微无语了一下,庸九便迎着启明星朝着昨天的悬崖走去。

顺着蜿蜒小路,先是穿过了阡陌纵横的农田,而后便渐渐进入山坡灌木丛中,过了灌木丛,便是一片坟堆。

这里,是这个村子的坟山,埋着这村子之人的祖祖辈辈。

瞥了一眼,庸九继续往前走,却是猛然看见在一座新坟前方,有着一抹白影。

鬼?

庸九停下了脚步,朝着那白影所在的地方看过去,那白影也慢慢的转头朝着庸九看过来。

一张惨白至极的面容显露出来,再配合此时灰蒙蒙的天色,足以吓死普通人。

但,庸九可不是普通人。

他面无表情的看了那白衣女鬼一眼,转身就走。

他已经不是鬼差了,是活人,那么,这些鬼怪的事儿,就跟他没关系。

但下一刻,庸九的脸色沉了下来。

这女鬼不知好歹的靠近了他,从背后靠近了过来,还在呼唤他的名字。

这般行为,显然是这女鬼想勾引他回头,让他自己扑灭肩头的阳火,然后,女鬼好附他的身。

简直放肆!

庸九眼中闪过一抹冷厉,面无表情的转身,右手掐出玄天上帝决,一指点了过去。

冥冥中,这一片天地仿佛有什么东西被他这一指调动了起来,而后形成一种浩然浩大的东西,朝着女鬼压了过去。

女鬼惊叫一声,迅速退开。

庸九不依不饶的冲了过去,咬破中指,直直的点在了女鬼的头上。

鬼,固然恐怖,但,它终究是人死后变成的。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就像鬼并不害怕聻,甚至瞧不起聻一样,人也没道理害怕鬼。

人心有浩然正气!

鬼没有。

女鬼身上升腾起黑烟,发出惨嚎,凄厉的声音直透人心。

庸九微微犹豫,放弃了斩杀这只女鬼,指不定,她也是谁的最爱,就像柳承青是他的最爱一样。

但下一刻,庸九愣住了。

他体内,不,应该是是在他的魂体中,传出一阵奇怪的躁动,而后,眼前的女鬼就这么被他给吸了进去!

这是……

原地盘膝坐下,庸九闭目凝神。

片刻后,他一脸惊讶的睁开了双眼,方才,竟然是《山海战图》将那女鬼吸进去的。

而且,在《山海战图》将女鬼吸进去之后,竟然产生了一丝真气来反补他的身躯!

也就是说,他还没开始修行,便已经拥有了真气!

庸九起身,看向坟地的眼睛,渐渐冒出灼热的光芒,他迅速走过去,在坟地之间晃荡起来,却没能再找到哪怕一个鬼魂。

也就在这个时候,后边的小路上有一对夫妻扛着锄头走了过来,远远的,他们便看见庸九在坟地里面乱晃。

女人不由得喊道:“三儿,这片坟地最近闹鬼,快回来!”

男人脸色凝重:“三儿不会着道了吧?”

“那怎么办?”女人满脸担忧。

庸九回头看去,这一对夫妻男的长相憨厚,女的就如同前身的母亲一样,有些苍老,却很是和蔼。

这两人是村里周老五和他媳妇,跟前身有着一些亲戚关系,他应该喊一声五叔。

想到这两个人,庸九便想到了前身的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五叔五婶,没事儿的,你们忘了我学什么的了?”庸九模仿着前身面对这种情况的表情,笑着开口,但却有一丝不自然的冷漠。

“哦,那个啥学?”五叔微微愣了一下。

五婶瞪了周老五一眼:“是哲学!学出来是能像诸葛亮一样的,还能学鲁班,会鲁班术。”

这是很久以前就造成的误会,也是庸九觉得有意思的那件事。

在前身的记忆中,当年他考上师范大学的时候,亲戚来问他考上了哪所大学,一听说考上的是师范大学,人家就问他以后毕业了是不是当老师了?

虽然是问,但亲戚们显然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根深蒂固的那么认为了的。

这让前身很尴尬,因为前身不想当老师,而且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些反感。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不是师范生啊!

于是,前身就补充了一句,是学哲学的,不当老师。

亲戚又问哲学是学什么的。

还没正儿八经接触过哲学这个专业的前身,将马克思划归政治专业之后,便只能随口说了苏格拉底、黑格尔、孔子、墨子、诸葛亮这些耳熟能详的人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