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手推车与轴承(2 / 2)
唯有若润物细无声般,一点一滴的从零开始,默默的改变一个时代的民生,这才是穿越者的影响能够长久留存的根本。
君不见,华夏历史上,那么多自上而下的改革,成功的有几个?
李悝、商鞅罢了!
由民众而推动的改革,才是新政屹立不倒的唯一捷途。
……
手推车?
青豚暗暗思索,制造这玩意,所需的一切都是现成的,唯有轴承,需要发明出来!
古时候的车驾,是没有轴承的,因此车轴磨损的很快。
而青铜打造的车轴构件,造价又太大,远不是能够大批量制造的东西——民众消费不起。
要知道几百年前的春秋时代,一场战争动用的战车也不过才几辆。
纵然是这时候生产力相比于春秋时代,已经先进了很多,但是马车依然不是普通家庭玩得起的!
身为铸造世家的左车家族,也没能拥有一辆马车,从这里就能看出一辆马车的昂贵。
这里面虽然有政治的因素在内,(左车家乃是平民,爵位达不到使用车辆的标准。)
但是,车辆造价过高,也是不得不说的主因。
比如在魏国,甚至连杂号将军爵,专属的名词便是叫做——五乘将军。
魏五乘将军:最低级的将军称号,能够使用五辆马车。
不论是秦国,还是魏国,都有公乘这一级爵位,到了这一级的爵位者,才能够乘坐国家的马车。
甚至,为了让已有工具的效率达到最大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得不下令,将帝国所有的车辆轴距,全数改成宽度一致的样子,这就是“车同轨”!
为的就是遇上紧急情况,可以征调任意一辆马车,放到轨道上,运送物资!
后世的所谓“砖家”,生硬的从文字上理解为:车辆的轮子要做成一样的大小……
呵呵呵,以秦始皇的聪明才智,会像那些脑袋实心,还要强行解释的“砖家”那么傻吗?
……
若想以小博大,必须将社会上任何一股力量,尽数凝成一股绳,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如臂使指。
要达到让百姓无条件服从自己,就需要给其利益。
这手推车、这砖窑内烧制的砖头,都是青豚即将拿出来的奖励!
唯有利益的捆绑,才能让人跟随自己的脚步,征战天下。
青豚打定了主意,拍拍左车的肩膀,招呼这厮转身离去。
到了军营,青豚画下了几个图纸,将轴承的解剖图画了出来,递给左车。
青豚道:“这东西是用来转动的,它的里面那个圆圈,以及外面这个圆圈,都能够连接在别的构件上。
这里面装有小圆珠,或者小圆棒,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摩擦,让推力的应用达到最大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