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髯阉(2 / 2)
“多谢赵郡王了。”秦侩淡淡的说道:“老夫身体尚可,就不劳郡王费心了。”
黄温见秦侩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也没气恼,于是接着说道:“我家王爷还说了,王爷他不欲与太师为敌,只是想在岭南做个逍遥自在的太平王爷罢了,王爷不明白是太师为何处处为难他?”
“并非老夫为难他。”秦侩沉吟片刻道:“实乃赵郡王太过不知轻重了,老夫问你,满江红是怎么回事?满江红乃是逆贼所书,居然被你们当作军歌,并当众吟唱,此举是什么?乃是与逆贼同谋,实乃大逆不道。”
秦侩刁难赵忠信的理由根本说不出口,就因为赵忠信变法,还是因为赵忠信攻取安南,收复失地?此并不是正当理由。
秦侩刁难赵忠信的原因其实是嫉恨赵忠信,讨厌赵忠信,恨赵忠信擅自动兵破坏了秦侩等人制定的和谈之策,嫉恨赵忠信小小年纪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赵忠信不听朝廷号令,而不听朝廷号令就是不听他秦侩的号令,此让秦侩实在难以忍受。
秦侩一旦厌恶某人,必欲除之而后快,要不是赵忠信山高皇帝远的,又手握雄兵,早就被秦侩整死了。
“太师言重了。”黄温淡淡的说道:“不过是首曲赋罢了,我家王爷感于其收拾破碎山河之意,因而命人吟唱。”
“哦?赵郡王打算挥师北伐,重整河山?”秦侩冷笑道。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秦侩心中暗道,金国岂能与小小交趾能相提并论的?
黄温点头道:“太师说的是,我家王爷确有此意,此也是每一个大宋之人心中的渴望,难道太师不是吗?”
“你。。。”秦侩气得一时语塞:“擅动刀兵,必将是兵连祸结,而使生灵涂炭、百姓受苦,此等道理难道赵郡王不懂吗?”
“太师说的甚是。”黄温答道:“我家王爷也明白这个道理,因而就打算从此以后在岭南做一个不理世事的太平王爷了。”
“嗯,你就转告赵郡王罢,太平王爷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好自为之罢。”秦侩面无表情的说道。
。。。。。
临安殿前司管军、少傅杨存中府邸
杨存中本名杨祈中,据称是北宋杨继业的后人。
杨祈中素以武勇著称,力能绝人,善骑射,与金人有杀父祖深仇,与金作战大小两百余次,身被五十余处创伤,与金人作战,有胜有败,总的来说,败多胜少,不过当年的杨祈中不乏与金作战的勇气,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
宋官家赵构难逃之中,均是杨存中护卫,积功除主管殿前司公事,开封府仪同三司,赵构称其惟命是从,忠贞不二,并视其为赵构的郭子仪。
杨祈中最初之时是反对与金议和的,激于抗金大业,曾经与曾任马帅解潜,权步帅、韩世忠之兄韩世良一同上札质问秦侩,上札之后,解潜与韩世良均被解除了官职,唯独杨祈中升官晋爵,经秦侩一打一拉,杨祈中也就完全匍匐到了秦侩的脚下。
杨祈中蓄了一副长长的美须,初被誉为美髯公,几乎与关公媲美,后投靠秦侩后,将岳飞由庐山诱至临安捉拿,并亲自监斩,将岳云、张宪杀害,于是朝野上下就又送了一顶桂冠给杨祈中,名曰髯阉。
“太尉,您为何对此人如此礼遇?太师可是欲取其性命啊。”黄温从杨祈中府邸离去后,杨祈中一名心腹问道。
“你懂个屁。”杨祈中呵斥道:“没见到此前官家与那人谈了整整五个多时辰吗?他们谈些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不过据老夫估计,此事定不是个小事,因此此时绝不可轻举妄动。”
“可。。。可若太师。。。太尉你又该如何?”此名心腹接着问道。
三衙掌军,虽无调兵权,不过若秦侩下令出兵剿灭城中黑旗军,还是要通过三衙三帅的。
而三衙三帅表面之上是听命于秦侩,其实三衙只是听命于赵构的,这也是秦侩虽权倾朝野,但也不敢行谋逆之举的最主要原因。
杨祈中沉吟片刻后说道:“从今日起,老夫一个人都不见,就说老夫旧疾发作,去山庄养病去了。”
杨祈中真是难啊,一边是官家,一边是权相,哪个他也得罪不起,他的福还未享够呢,夹在中间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左右逢源不是那么好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