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仁义治国(2 / 2)
难道张倩在自己身边安插心腹亲信?
张倩叹道:“哎,臣妾嫁给你已经十余年了,难道还不知道妾身的夫君是怎样的吗?”
上次回来就满身的香气,此次。。。张倩岂能不明白赵忠信在外面已经有女人了?
“她走了。。。”赵忠信闭上眼睛说道。
“走了?官家,臣妾能问问她是何人吗?”张倩又问道。
天下之大,她能走哪里去?张倩心中暗道,只要在宋境,赵忠信只需一道圣旨就能将她招回来,为何赵忠信脸上是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张倩心中暗暗纳闷。
赵忠信看了一眼张倩说道:“她是个可怜之人,好了,不说她了,孩子们学业如何?”
赵忠信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都挺好的”张倩揉着赵忠信的额头说道:“嗯,说起此事,有件事情要和官家商量一下,孝文大了,目前的先生还是广南请的,已经不太适合作为孝文的先生了,臣妾打算再给他请位博学之士,臣妾想征求一下官家的意思。”
赵忠信点头道:“你觉得朝中何人适合做孝文的老师?”
广南请的先生只是启蒙老师,此时确实不太适合作为大宋皇长子的先是了。
“臣妾以为韩长史适合,官家以为如何?”张倩小心翼翼的问道。
“韩世袭?”赵忠信摇头道:“照理说,韩长史博学多才,应该可以做为孝文的先生,不过此时朝中的情形你也知道,事情太多了,他太忙了,哪有工夫教孝文读书?不过我倒是有一人,可做孝文的先生。”
“嗯,何人啊?臣妾认识吗?”张倩问道。
其实张倩还是中意韩世袭的,韩世袭是赵忠信的左膀右臂,在整个大宋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若赵孝文拜韩世袭为师,那么今后。。。
不过张倩不敢再问了,赵忠信明显不愿意让韩世袭作为赵孝文的师傅,至于忙碌等等只是借口而已。
“认识”赵忠信微笑道:“当时你不是给他送给柿子吗?”
“什么?你是说陈康伯陈相公?他不是回乡养老了吗?”张倩有些惊讶的问道。
“嗯,就是他。”赵忠信点头道:“此人学识渊博,见识不凡,并且德量宽博、器资凝重,做孝文的师傅是绰绰有余。虽他目前已经回乡养老,不过朕即刻就下旨让他回朝就是。”
赵忠信当时在送别陈康伯之时给他留了一句话,那就是有宣召,慎勿辞。。。
陈康伯虽反对变法,但赵忠信并不反感于他,反对变法的就不是好人了?赵忠信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陈康伯乃是老成持重之举,也是为了大宋江山,忠心耿耿的,日月可表。
“官家为何选他?”张倩随后问道:“他。。。他不是与你。。。想法不一样吗?”
赵忠信闻言微笑道:“我这一辈子注定是要征战一生的,注定是刀山火海、血流成河,我若打下一片江山留给孝文,他可不能再学他老爹了,他必须以仁义治天下,必须宽厚待民,与民休养生息,如此我大宋江山才能永固,才能四海清平。”
马上取天下,就不能马上治天下,这个道理赵忠信明白,赵孝文性情宽厚,适合于守成之君,而不适合做进取之君。
“官家。。。你还那么年轻,岂能如此说啊,什么留不留的,臣妾与文儿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张倩感动的伏在赵忠信胸口泣道。
赵忠信此言一出,张倩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此就表明了赵忠信准备立赵孝文为太子了,此怎能不使张倩心花怒放的?
赵忠信抚着张倩的青丝微笑道:“此事不可外扬,改日我与众臣议事之时,你可以安排孝文在侧殿听政,但不许出声,让他学学该如何打理朝政。”
“夫君。。。”张倩趴在赵忠信胸口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哈哈,看看,你又来了?”赵忠信笑道:“既然如此,你该如何感谢我啊?”
“你要臣妾。。。如何嘛。。。”张倩知道赵忠信坏心眼又来了,于是忸怩的问道。
赵忠信看着张倩的樱桃小嘴笑道:“手口并用?”
“你真是个荒淫之君啊。。。”张倩嗔道,不过还是白了赵忠信一眼,伏了下去。
“夫君,不如喊晴儿一起来服侍你吧?”张倩含含糊糊的问道。
“今日不必了。”赵忠信摇头道。
张倩抬头看着赵忠信,他怎么转性了?他不是个好色之徒吗?为何几次三番的拒绝张倩。
“你想知道原因吗?”赵忠信见张倩疑惑的神情于是笑道。
张倩艰难的点了点头。
“朕没钱了。。。册封嫔妃要花钱的,朕可是个穷皇帝啊。”赵忠信叹道。
“哈哈。。。”张倩闻言顿时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我的傻夫君啊,宫中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册封为嫔妃的。。。”
p纵横帝国之忠信天下 53609dexhtl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