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现状(2 / 2)

加入书签

“老爷放心,奴才跟了老爷这么多年何曾多嘴过?可老爷真的不去清涟院看看吗?”

平安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你个老小子。”白尚书笑骂一声:“最近公务冗杂,明心那边有她母亲照顾我很放心,去不去清涟院都一样。”

“那老爷烦的可是戎狄人?”

白尚书摇摇头:“戎狄那边我倒不怎么担心,且不论密报属不属实,就算戎狄人真的在招兵买马,他们立时也打不过来,只是借着这次的事情,我才意识到如今白家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朝堂上也只是表面平静,暗地里恐怕又是一波腥风血雨啊。”

平安笑:“老爷,官场上的事从来不都那样吗?”

“不一样,你们看不明白,我却看的通透。白家已经不比从前了。”

白尚书的脸上带上了一丝沉重,“以前能带兵打仗的就剩我白贤一个,有时候犯了错陛下也不敢重罚我,如今有了平南候府的张允昶,镇西候府的程瑾之,那可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若不是我手里还有这么个刺探情报的机构,怕早都狡兔死,走狗烹了。”

“老爷怎么会这么想?老爷您可是大魏的大功臣,陛下不会这么待您的。再说您说的那俩人不过才年方十几,就算是少年英才,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将来能怎么样还两说呢,老爷放宽心才好。”

“哎,这么多年我也算看明白了。”

白尚书长叹了一口气:“朝堂上的事,从来都是跟着皇上的意愿走的,陛下能看到眼里的,翻了天都没人敢管,若是哪天不留神惹了陛下不高兴,写首诗都能被是敌国的奸细。两年前有多少被撤官的,有多少被灭族的,你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陛下多疑,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领过兵的,我就怕,那天白家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老爷还记得赵大人的事情呢?”

白尚书冷哼一声。

“怎么能不记得?赵家上上下下三百多条人命,陛下说灭就灭了。什么逆臣贼子通敌叛国,不过是陛下要一个名正言顺攻打戎狄的借口罢了。”

有些事不管你有没有做,上面的说你做过你便是做过,从来伴君如伴虎,平头百姓怕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若是碰上胸怀广阔,仁厚英明的明主还好,否则他们这些当官的要忧心的可不止头上的乌纱帽。

想起两年前还风光无限的赵天宝赵大人,平安也是一阵唏嘘,前一天还在风风光光地给家里老太太办寿宴,第二天就横死在了天牢里面,家里老的少的无一幸免的斩首示众,可怜赵家老太太年近八十,在被斩首时还大声哭号着“冤枉”,围观者无不动容。

“老爷,小心隔墙有耳啊。”

唏嘘归唏嘘,该劝的还是要劝的,主子可以一时激动失了冷静,做奴才的可不能跟着凑热闹。

白尚书不说话了,他今日在张允昶那里受了气,又气恼于陛下的态度,一时气愤之下就说了这么许多,不过一口气说完说完之后,心里也好受了些许。

“算了算了,也没心情接着看书了,出去转转吧。”

白尚书把书随意扔到桌子上,他现在心烦意乱的,什么也看不进去,还不如起身出去转转。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