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神王之陨?(2 / 2)
老人一头白发宛若被黄沙沾染,枯黄无比,再也没有了一丝色泽,脸上更是一片焦黄,却是那种难以觉察的焦黄。
因为,他现在几乎消失不见了!
是那种真正的消失!
之前老人的形体还是相当凝实的,哪怕何牧看出了一丝不真实感,如若魂体。现在就更夸张了,他就像是狂风中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前辈!”
何牧大急。
他可依然记得金道灵先前说过的那些话——
一旦老人死了,甚至会影响到众神之墓的存在!
何牧哪敢让老人出事?
何牧心生焦急,下一刻就要扑上去,将其搀扶。可就在这时——
“别动!”
“他还没死,就躲在……”
杜晋还没死?
抗住这样的一击,他竟然还没死?
何牧闻言大骇,感到不可思议。
若是他的话,被这些黄沙击中,恐怕早就连半点血丝都剩不下了!
杜晋,在哪?
何牧下意识朝杜晋之前站立的方向看去,可正在这时,不等老人话音落定——
轰!
虚空,炸开了!
何牧只来得及看到,一道血红的身影从中疾掠而出,就像是闪电一样,直接朝老人掠去!
不。
不止如此。
当何牧蓦地扭头,只见那道血红色的身影已经从老人的身边擦肩而过,一道银色的匕首坚定无比的插在了后者的心口!
老人被袭击了!
是杜晋!
他果然没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
“妄图调动本源之力杀我,你想太多了!你以为这些年,祖母大人对你的研究只有这些么?”
杜晋张狂大笑。
只见他现在的模样真是凄惨,浑身上下,包括脸庞,都没有半点好肉,血水横流,周身的鳞甲都已经被彻底撕裂,整个人就像是被扒了皮一样。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亢奋。
因为,他成功了!
“前辈!”
何牧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急。
老人也完全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到这种程度,低下头,呆呆看着插在心口的匕首,身形震荡的更厉害了,眼瞳蓦地一颤:
“定神沙匕!”
“你们是想……”
通过插在身上的这只匕首,老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令他都感到无比恐惧的东西。
杜晋笑的更厉害了:
“哈哈哈哈,你才知道?”
“四季神王,你可是九州世界昔日的神王,祖母大人怎可能舍得让您去死呢?”
“我们可是很需要您的记忆呢。”
“只有得到了您的记忆,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方世界,发现这世界的弱点和软肋啊。”
“您放心,当我们祖母世界在祖母大人的带领下占据了九州,我们肯定会牢记您的功绩的,您若是想立碑,那也没问题啊!”
杜晋大声嘲讽,突然探手一招,又是一道身影从战圈外飘了过来。
是梁天。
形若傀儡的梁天!
“您瞧,我知道您一旦只剩下神魂,就必须用这个世界的躯壳作为载体,我连傀儡都帮您炼制好了,就等您入瓮了。”
傀儡!
梁天真的被炼制成了傀儡!
杜晋,或者说祖母教的目的,竟然是生擒老人!
老人的身份,竟然是九州世界的前神王,之前的主宰者!
这些讯息如同雷震,齐齐响彻在何牧的脑海,真是让他瞬间有点懵。
昔日神王,怎么会在众神之墓?
他为何又是现在这幅模样?
他的肉身呢?
关于四季神王,何牧的心里有太多的困惑,但是现在,他都顾不得思索了。
当前最重要的是,杜晋的目的快要达成了!
四季神王快要死了!
他若不想死,就必须进入梁天所化的傀儡中,被祖母教掌控!
但他若是死了,这众神之墓,将不复存在!
这是一个艰难的取舍。
就连何牧这个局外人都感到无比的艰难。
而正当他心思沉重之时,突然——
“小友,杀了我!”
“拔出这柄匕首,让我消散在这片天地吧!”
“放心,哪怕我死了,众神之墓也不会消失的。这里已经自成本源。”
“真是没想到啊,我四季将死之际才能看到,自己功法圆满的期望,只可惜,它已经不属于我了。”
老人长叹,叹息声传响在何牧的心头,让他的神魂蓦地一颤。
他不管老人之后的感叹,单单是前半句话就足以让他感到震惊了。
老人,竟然要自杀?
这是舍身求仁的节奏?
昔日神王,竟然要以这种方式死在这里?
“前辈,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单单是老人果断抉择的如此气魄,何牧也不愿如此选择。他心系整个九州世界,自己又岂能作送走他的那个人?
老人看出何牧的不仁,劝说道:
“没用的。”
“我不能被他们抓住。”
“这定神沙匕是定神白沙炼制而成,已经锁定了我的神魂本源。你若不拔走,他会把我封印在那句躯壳里。哪怕你摧毁那躯壳,我也一样会消散在天地间。”
“小友,动手吧。”
“这就是我的宿命。”
“化道而死,这已经很好了,起码我看到了自己功法的终点。如果是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神魂暂且存留在一个没有天道规则打扰的地方,或许我还能再活一世,抵达完美,但是……”
“唉。”
老人一声长叹,结束了话音,只是一双眼眸期待无比的看向何牧,等待他给自己最后一击。
他已认命。
可是,当何牧听到他这最后的长叹,却忍不住眼瞳猛地一缩。
化道?
只要找到一个没有天道规则之力存在的地方,老人的神魂本源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说实话,这样的地方真的不好找。
除非有人特意封禁出的。
可是,何牧却忍不住想到了一物——
九极琉璃塔!
它是不是可以达成这一要求?
想到这里,何牧的眼瞳蓦地亮起,五指猛的一握——
肯定可行!
……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