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种地和贸易(2 / 2)
其他人也很高兴,有了食物,心就安了一大半。
高兴之余,张明不由得好奇道:“你们怎么从那里过来?”说着,他用手指了指五人跑来的方向。
“先生有所不知,山林太大,不是打老了猎老猎人,能保证方向正确就不错了,难免会有所误差。”不等高勇等猎人解释,李思本抢先说道。
“原来如此!”张明也不尴尬,不知道就问,很正常。
虽然在场的九人中没有专业厨师,但除了夏凡和张明外,其他人谁没有野外生存的经历,简单的处理猎物个个精通。
“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来做,高勇,剥皮洗净就交给你们了。李思本,马得理,你们两个负责架篝士,他叫胡令武,和张明一样,曾经也是个师爷。
“一切从零到一都是最难的,永远比从一到一百麻烦十倍百倍,但,拥有一块用于立身的地盘势在必行,这是上苍赋予诸夏的使命也是权利,我们不喜欢战争,却也不怕战争,任何敢于阻拦诸夏前进的人或势力,都必将被历史洪流碾碎!”夏凡说的大义凌然,实则全是假大空,没个卵用。
“咳咳,那么,诸位说说,当我们有了立足之地后,又该如何获得第一份生产资料?”
“所谓民以食为天,又无农不稳,所以,开荒种地是为根本。”说话的还是胡令武,夏凡发现这家伙特别爱表现。
“土地为本无可厚非,但种地能解决远虑,却无法解决近忧,现阶段,诸夏想要生存,必须靠贸易。”张明补充道。
夏凡又将目光转向最后一人,那人会意,道:“贸易能互通有无,确实能解决许多问题,但关键是,我等能拿出什么东西让别人愿意与我们交易?”
“言之有理!”夏凡不由得很是头疼。
就好像地球古代,因为诸夏“地大物博,无有所需”,说白了,就是他国的商品,我大天朝看不上,但诸夏的瓷器、茶叶、丝绸却行销海外,让诸国无法割舍,从而导致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为了平衡甚至扭转逆差,逼得最早一批崛起的殖民帝国不得不死命的用白银来填坑,后来大不列颠发现了继白银后另一项可以打入诸夏市场的商品,鸦(yā)片,后来发生的事就不用说了。
现在夏凡就处在苦逼的逆差国的位置,甚至比他们还要惨,因为他没有钱,连用钱填坑的资格都没有。
没钱没特产,怎么开展贸易?商人可都是逐利的,他们不讲情怀。
一时间,夏凡的心哇凉哇凉的。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