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交通网(2 / 2)
在述说的过程中,乔盛泰全程保持微笑,略有自得。
他们可以说和交通局一样,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
硝石源源不断的出矿,硫磺一船一船的运回,充实着大夏的战略资源库。
因为赶上了好时机,大量的南部商人避难山海,许多暂时用不着的船只被投入市场,抓住机会的夏贸公司大量吃进,贸易船队的吨位几乎一个月一涨,截止目前为止,夏贸公司所掌握的两支船队已经有十二艘海船在服役,其中吨位最低的海船也有千料(石),吨位最大的达到了四千料(两百四十吨),积累起这份家当是乔盛泰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也是令夏凡最满意的地方,相比之下,夏贸公司一共运回近八万石粮食的耀眼成就都显得晦暗不少,更不要提其他的杂七杂八的资源。
乔盛泰退下,机械局欧林上前。
现下的机械局没有研发的任务,他们的工作简单而重要,就是找房子——没合适的房子就找交通局盖——然后建厂,再按要求生产产126shu,编织一张小一点的交通网将它们全部串通在一起,然后化镇为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三义城”。
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很不错,很有前瞻性,也很有搞头,工程量马马虎虎能比得上一条国道,但,它并不属于紧要项目,也就是说即使建成,能起到的作用尚不及一条普通的县道,无论是往北还是往东。
不要忘了,东、北部现在是显得蛮荒,没有开发价值,那是因为现在的东、北部人口少,而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夏二年,朝廷必将大规模向该地区移民,充实其地,达到彻底掌控,到时候,从三义县城往北或往东的县道立马就体现出价值来,不比那劳什子“小交通网”重要?
于是,刘满装作没听懂李嘉胤的暗示,只是表示会优先实现贯通三县的战略,然后“适当考虑”修建南下星星湖县道的提议。
虽然结果不完美,但李嘉胤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并表达了谢意,双方告辞分开后,李嘉胤带着两个保安,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是不是该找时间直接向君上兜售自己的“小交通网”计划?’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