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九章:册后大典(2 / 2)

加入书签

“是!”李语夕正对着小皇帝跪下!

四个宫女拖着李语夕的长裙,也在后面双双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蜀国运昌盛,五谷丰登。祥瑞频临,天灾益少!朕登基已有四年了,赖苍天庇佑,祖宗荫护,方可延祚至今。但思房不可一日无梁,国不可一日无后。今天李家有女,贤良淑德,品行端正,容貌端庄。人人称道,大有贤后之风,朕苦思良久,占卜问天,方立李氏语夕为皇后,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敬天告地!”随着一个小太监长唤一声。

对面中央临时搭建了一座高台,上面的人一听到号令,就将一只带着点着火药筒子的箭射入空中。那火药筒子里面卷着刚好是一封刚才的跟写好圣旨一样的书文。

那一支箭射向高空后,如烟花在空中绽放一般散开。那书文自然在天空中了。

“今天,天气真好呀!”

“是呀,万里无云呵!”

两人赶紧一阵闲扯,快步走了过去。

“刑部尚书王开化,户部尚书韩秦玉。就先拿你们俩开刀。”

很快,刑部尚书王开化,就被告执法不公,因私乱法。利用职权,轻判了自己犯法的侄儿。而户部尚书韩秦玉,被人告发,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两人双双入狱,很快就被流放到地处蛮荒的不毛之地。

这都是李宗周的手笔!他把他们俩的案底翻出来,但凡有一点疑点的,都不放过。即使没有过错,他会抓住那些说不清的事,强行栽赃。

就比如,王开化的侄儿的这件案子。这件事都过去了十几年,当年他侄儿年轻气盛,与人持械斗殴。结果,不小心将别人打死。当时,这件案子由刑部官员审理,当然不是直接由王开化审理。但他毕竟是刑部的老大,怎么也逃脱不了嫌疑。而且当时,行凶者,据说已经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所以判了脊杖五十,监禁五年。

就是这样一件案子,沉寂了十几年,都快没人记得了。受害者家属,突然站出来说当年是受了王开化的恐吓,不得不如此。而当年的主审官,又早已被李宗周买通,执意说,当年是受了王开化的特别交代,自己不得不轻判。

一切的矛头都指向王开化,他简直百口莫辩。很快就被下了大狱,被流放到边远的不毛之地。他都一把年纪了,那经得起折腾,还没到,就死了。

而这韩秦玉,则更是冤。他的当时一大笔赋税被查出凭空消失。他手下的官员自首了,还说都是他授意的。说这么多年,韩秦玉一直都在做假帐,自己拿的,都是小头,而韩秦玉拿的都是大头。

但韩秦玉根本没有贪污,在他家里根本搜不出藏银。那手下一口咬定,一定是韩秦玉将藏银转移了。严刑逼供,不怕他不招。可怜韩秦玉都已六十多岁,还被打得死气活来。可是,即便这样,他根本不知道脏银的藏匿的地方,压根没法招。

朋友们,收藏和点击都搞起来,本人感激不尽!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