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六十五章:日暮乡关何处是(中)(2 / 2)

加入书签

石猴儿伸手挠了挠后脑勺道:“这篆书古意盎然,在学校可没学过这些功课”。

莫法利道:“赵佗和秦始皇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那时候全国的文字,度量衡刚刚统一不久,书写的时候,难免会带出旧时的痕迹”。

石猴儿道:“赵佗以前不是秦国的人吗”?

莫法利道:“就连始皇帝本人,都是在赵国出生,长大后才回的秦国,始皇帝就算龙御天下,这少时的记忆也不是说忘就能忘的”。

石猴儿道:“这赵佗贵为南越武帝,但他不折不扣的是北方人,难道他就没有思乡之情吗”?

莫法利笑道:“如果赵佗还活着的话,我一定替你去问问他”。

大家有说有笑,向上的上千步台阶虽然陡峭,却也没感到太辛苦,就结束了行程,一道巨大的石门横亘在大家面前,门楣上三个篆书,就连博学的莫法利也认不出来。

门口的石阶上,生满了绿苔,石缝中满是枯草,周围没有一点儿声音,一片的肃杀,石门上的青铜门纽,也生满了绿色的铜锈。大家微微感到有些失望,赵佗墓名动天下,没想到墓门前一片破败,全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豪华气派,秦始皇陵还有大批的兵马俑陪葬,赵佗墓的墓门外,就连一个看门的石俑,都见不到一个。

也许门后会别有洞天吧,大家既紧张又兴奋。枭凤和石猴儿合力,推开墓室的大门,不禁感觉眼前一亮,整个墓室丝毫没有潮湿阴冷的感觉,一片柔和的日光,从墓室的顶部撒下来。摩天崖的山顶上,有一片面积辽阔的湖水,设计陵寝的人,充分利用了这片湖水,把它当成一面透镜,为墓室内采光。而赵佗墓的整个墓室,面积之大超乎想象,却只在墓室的北端正中位置,有一片已经破败不堪的茅草房,其他地方一马平川,都是阡陌纵横的良田。

岭南地区的土地都是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的红土地,而赵佗墓里,是华北平原上独有的黄土地。墓室内异常干燥,土地上没有一根庄稼。

枭凤他们立在门口,良久都没有向前走一步。莫子琪卖弄自己的学问道:“按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所讲,如果在异常干燥的情况下,最多十年,土地就会沙化,现在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片沙漠才对,我估计,墓室内断水时间不会超过十年”。

刘娇娇喜欢用事实来反驳,她弯腰,试图抓一把黄土,来证明莫子琪刚才的话是谬论,哪知那些看似普通的黄土,坚硬如铁,刘娇娇一粒沙土都没有抓进手中。她站起身来,尴尬的笑了笑,自我解嘲道:“看来这庄稼地,也就赵佗自己能耕种了”。

莫法利却显得有些激动,竟有些语无伦次得道:“太震撼,太伟大了,咱们现在的发现,绝对不次于秦皇陵兵马俑”。

刘娇娇嘲笑道:“秦皇陵兵马俑波澜壮阔,那都是等待秦始皇来检阅的部队,可咱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片片不长庄稼的黄土地,难道他们是等着赵佗来耕种吗”?

莫法利道:“刘姑娘你有所不知,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片黄土地,不但黄土都是从北方不远千里迢迢运来的,而且经过特殊处理,加上内燃剂烧制成型,然后用糯米浆,一块块粘结而成,制造这么一大片黄土地,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丝毫不亚于秦皇陵兵马俑”。

刘娇娇道:“看来赵佗头脑子真有毛病,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却梦想着做一个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莫法利道:“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赵佗少小离家,却终生不得回归故乡,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不是你们年轻人能够理解的”。

刘娇娇道:“就算你说得有几分道理,可这地面都烧结成一整块,赵佗的棺椁又能葬在什么位置”?

莫子琪道:“我估计就在那几间破败的茅草棚里”。

莫法利道:“不会的,如果我预料不错,那些茅草棚也是烧结而成,故意设计成破败模样,以慰聊赵佗的思乡之苦,更有可能,这些茅草棚的样式,就是按照赵佗的示下烧制而成的”。

px部队 54351dexhtl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