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橡胶股市(2 / 2)
如果是在华尔街或者伦敦那种国际性的交易市场,恐怕这点股票抛售出去,分分钟就会被别人接手,根本就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就在上海以及周边的企业家们,走投无路想要跳江时,去年刚开的华夏银行,却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可以给他们提供贷款,也可以对他们的工厂进行融资。
这些企业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纷纷前往华夏银行申请贷款,至于利息已经顾不了了。
李倾按照叶天的指示,专门召开了一次民营企业家大会,甚至连上海道台衙门都派人出席了,毕竟这次的金融危机闹得实在太大了,黄浦江里的尸体最起码也有好几百具,不但有中国人的,就连洋人的也有。
工厂资金链断裂的,只要将工厂抵押给华夏银行,就能申请到贷款,利息也和平常一样,但要是连工厂都抵押给了外国银行的,那就不好意思,银行只会融资,而不会贷款,所占股份可以协商。
大家对此并无异议,毕竟华夏银行这样做也算情理之中,他们已经走投无路,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心里对华夏银行只有感激,否则他们的工厂要不就是倒闭,要不就是被外国的银行收走,而他们也要欠下一屁股的债。
经过一番审核后,李倾给58家企业贷了款,总计600多万两白银,给32家企业进行了融资,总计300万两白银。
这些商人都感念华夏银行的仗义出手,纷纷决定以后支持华夏银行,财务往来通通走华夏银行,再也不相信外国银行了。
李倾也趁此机会将分行开往江渐各处,这次华夏银行也算是打出了名声,而李倾也是名声鹊起,一时间竟成为了华夏的奇女子。
最后李倾提出组建一个江浙商会,好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洋人的打压,在场的所有商人都赞成这一举措,并推举李倾为第一任会长,李倾再三推辞后,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
若是平时,这些商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让一个女人做会长的,可现在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谁叫人家是大金主有钱呀!以后有华夏银行在后面撑腰,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
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不引起外界的关注,更何况只要有心人仔细调查,就会发现,最先抛售股票的人全是小刀会的人马。
所以各国银行都开始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华夏银行进行打压,就连上海的各个衙门也开始打起了主意,毕竟这块肥肉太诱人了,而且最大的背景,也不过是一个帮会头目罢了,还是个女的,这让大家如何忍得住吗?
叶天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顺庆时就告诉过李倾,如果撑不下去,那就选择和德、美两国的银行合作,可李倾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自己还撑得住,来阴的她并不惧怕那些势力,来明的,小刀会的那几千帮众也不是吃素的,如今的小刀会在上海滩,并不是别人想揉捏就揉捏的存在,而她李倾也不是好欺负的。
叶天此时可没心思管李倾了,他自己也遇到了金融上的*烦,赵尔巽的银行垮掉后,华夏银行在四川全省的发展就更加迅速了,吸纳的存款也越来越多,铸币局甚至都来不及将白银铸成银圆。
由于前几个月要铸造假银圆,所以迄今为止华夏银行才铸造出了1500万枚银圆,再加上顺庆府的飞速发展,间接的也拉动了周边各府县的商业发展。
比如叶天开的纺织厂,香烟厂,顺庆府的烟草,棉花产量并不大,所以就得从川北各府县进购,一时间银圆竟然有点紧缺了,各地分行储存的银圆纷纷告急,叶天只好疯狂的发行纸币。
如今银库里所存的白银,差不多有6000多万两,一时半会儿哪能铸造的完,有这么多白银,最保守也能发行两倍的纸钞吧!
有了德国的印钞设备,再加上化工厂又配比出来了他所需的合格纸张,这次发行的纸钞面额不仅仅是以往的小额纸币,还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种大额的纸币。
短短一个月就发行了2000万元面额的纸币,乐的小兰是嘴都合不拢了,可没过几天就差点又哭了出来,这些钱大多数都被叶天拿来,和各府县的士绅地主购买粮食了,而买来的粮食又用来招募百姓,在各地修建道路,一时间竟然搞的四川各地的粮价飞涨,叶天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只能管到顺庆一地。
出了四川,他发行的纸钞也没人要呀!最后只好让李倾从上海分行拿出500万两银子出来,在江浙各地采购粮食运往四川,这才将粮价压了下去。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