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撞角和拍竿(2 / 2)
并不像是要靠帮接舷作战的意思啊,倒像是要撞上来,对,就是撞上来。
这些中央军的蒙冲战船前进的方向选择的都是冀州军战船的侧舷,而不是船头。
虽然不知道这些蒙冲战船这么做有何依仗,竟然敢用这种拼命的战法,可是也不能眼看着任其施为啊!
“快,掉转船头,船头迎击对方蒙冲,快,传令全军照此处理!”
可惜这个时代的通讯方式太落后了,效率太低,而中央军的蒙冲的速度又太快了。
赵浮自己的座舰船头还没调整好,就被飞驰而来的一艘蒙冲狠狠地撞中了侧舷。
高速的冲刺带来了巨大的动能,坚固的撞角轻松地撞破了冀州军战船的水线之下的舱壁。
冀州水军的战船可不像中央军的战船有那么多水密隔舱,大量进水使得战船马上就开始下沉。
而中央军的蒙冲则是向后倒车,倒出足够长的一段距离之后,再次加速冲来,准备进行第二次撞击。
不过不用第二次撞击了,赵浮的座船已经因为大量进水而逐渐下沉,并且开始产生倾斜。
撞击发生时,站在甲板上的众人都被巨大的震动晃到在地。
看到快速下沉,赵浮当机立断,立即让手下把郭嘉等人转移到小船上,送往远处的民船之上。
然后他才下令弃船,船员们有的转移到小船之上,有的来不及的则直接跳入水中,奋力游开。
这个时候,蒙冲两侧的预留孔洞之中有连弩射出一支支弩箭,很多冀州水军都被射中。
五十艘中央军的蒙冲,一波冲刺最少撞沉了三十艘冀州水军的大小战船。
只有少数的战船需要撞击两次,大部分都是一击即沉,有些战船甚至是直接撞成了两截。
赵浮命令让民船赶紧逃命去吧,此次长安之行已经是不可能了,他自己则率领水军抵抗一下,拖延一些时间。
郭嘉自然是无比郁闷,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偷袭长安的妙计,没想到却碰到了藏在暗处的吕布的水军。
这个吕布如何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到全面,事事都走在前面,难道他有预知未来,未卜先知的本领?或者叫神通更合适!
想归想,还是赶紧逃命要紧,赵浮的水军可挡不住多长时间。
要是被中央军的战船追上,这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可就断送在自己手里了,
数百艘民船在得到逃跑的命令之后,争先恐后的掉头返航。
他们都看到了两军交战的画面了,也看到了中央军那高大无比的楼船,虽然不知道中央军用什么办法击沉和撞沉了这么多的战船。
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船可没战船解释,也没战船跑得快,还装满了人和马匹,跑晚了,可就落在敌军手里了。
船就是船老大们的全部家当,就靠它吃饭呢!真倒霉,怎么就碰上了这些关东军?
中央军的斗舰和楼船的航行速度也挺快的,毕竟桨帆混合动力,对风向的依赖小于帆船。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nbsp;冀州水军的多数战船还是跟随换了一艘座舰的赵浮、程涣迎向中央军,并不曾逃跑。
中央军的蒙冲则突破了冀州水军的阵势,冲向了逃向下游的战船。
当冀州水军兴奋地迎向中央军的战船,满心期待着双方来一场接舷战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根根从天而降的拍杆。
双方还有七八丈距离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的敲打着冀州战船,沉重的铁锤砸碎了甲板、砸碎了舱壁。
徐盛和李蒙其实是在用实战检验中央军战船的各种装备和各种战法,所以在拍杆砸沉了十多艘冀州军的战船之后,便下令靠帮接舷。
他们要通过接舷战,最后再检验一下水军突击旅的训练成果。
中央军的战船,无论是斗舰还是楼船,都比冀州军的战船高出一截。
所以当双方的战船碰撞在一起之后,只有中央军的兵士往冀州军战船上跳跃的份,冀州军的兵士可跳不上去中央军的战船。
水军的接舷战,空间狭小,地形复杂,所以水军突击旅官兵的装备都是特制的。
横刀比步兵用的要短上一些,加宽加厚,利于劈砍和格挡。
连弩的尺寸也比陆军的连弩更加短小和减轻不少重量,虽然射程和威力都下降不少,可是船上空间有限,也用不上百八十丈的射程,三、四十丈足矣!
接舷战的时候,不适用长矛,而是配备了简化版的陌刀,身上穿的也是特制的皮甲,防火防水,轻薄又坚韧。
所以突击旅的兵士加上这些装备,如虎添翼,他们的战斗力又岂是普通的水军兵士可以抗衡的?
当然了这些装备也跟楼船、投石机一样花费了吕布天文数字一般的金钱。
所以很快就横扫了一艘又一艘的敌船,赵浮和程涣都死于乱军之中。
冀州水军的兵士或死或逃或降,没用多长时间,就结束了这最后的接舷战。</div>
<div id="footlink"><a href="上一页</a><a href="返回目录</a><a href="下一页</a></div>
<div id="adbottom"><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div>
</body>
</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