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 大军出赵徽讨懂(2 / 2)

加入书签

等陌刀队的人全部通过后,刘备脸色一沉,道:“你二人昨夜做什么了?”

看到刘备沉着脸,张飞不敢隐瞒,将昨夜自己和关羽去暗杀赵徽的事情如实说了出来。

“唉……以后莫要在如此了,若是你二人有失,我又如何能苟活于世。”刘备叹道。

也不知是可惜关张没能杀掉赵徽,还是真的担心关张安危。

“大哥放心。”昨夜的失败,关羽和张飞再没有想要刺杀赵徽。

这几年来,以前赵徽都是躲在幕后,虽然战场上的厮杀不少。可还是第一次遭到暗杀。

几年来习惯了战场上的厮杀,下了战场,赵徽也有些疏忽大意了。

虽然每天晚上,陌刀就放在床头,伸手就能拿到。

但如果昨天晚上,赵徽手中有一把匕首,关羽张飞可能就要有一个人要栽倒。

典韦追上赵徽道:“主公,你的意思是昨天晚上,行刺的就是那两人。”

赵徽点头道:“这城内也只有他们有这个实力。”

“让我去杀了他们。”典韦说着,就要让黑旋风回头。

赵徽拦下他道:“日后与他们在战场上一决胜负。”

两百人全都是骑兵,每个人自己带着食物和水。晚上的时候在渔阳郡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回到了上谷郡。

赵徽开始准备粮草辎重。

这还是赵徽第一次带大军出战。

以前在黄巾军的时候,虽然有几十万人,但是赵徽最多也不过是率领几千人。

而且黄巾军没什么装备,粮草也很匮乏。很多黄巾军出征去攻打其他郡城,基本都只是携带几天的口粮,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到黑风寨的时候,几次出战草原,也都是率领骑兵,辎重什么的自然全都不要。

但是这次却不同了,这次参与征讨董卓的战争,赵徽是准备率领两千骑兵和八千步兵。

从幽州到到达南方战场,这一路上军队的吃喝,不可能全部靠沿途的官府供给。

这几年,上谷郡都是风调雨顺,加之又没有鲜卑骚扰。

粮食都已经堆满仓库,赵徽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士兵没有粮食吃。

只是押送这些粮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一支骑兵,一日可以奔袭五百里左右。

如果是一支单纯的步军,一日可行百里。

但是如果加上辎重,一日能有五十里就非常不错了。

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道路泥泞,那些辎重车可能寸步难行。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运粮官被问罪,被处斩。

不是他们不想及时将粮草送达前方,而是没有办法。

粮草是整个军队的命脉,出现问题,整个军队不需要敌人攻打,就会自行崩溃。

押送粮草,这是一份又苦又累的活,做好了是应该,做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不好就是大罪。

大军打了胜战,风光是前面作战的部队。大军打了败仗,可能还要被拉来当做替罪羊。

好在赵徽从鲜卑处弄来数万牛羊和数千骏马。

即使分了百姓很都牛用于耕种,剩下的也足够用来拉车。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一车车粮草从上谷郡出发,沿着路线一路向南。

第一批由周仓裴元绍负责,一共有粮车五百俩,足够一万大军一个多月的消耗。

有五千士兵护卫,另外还有征募来的民夫一千五百人。

因为有足够的牛车,赵徽征募来的民夫数量,比预计的要少很多。

这只是第一批,第二批粮车在十天后出发,由程远志管亥负责押送。

赵徽只是准备去的路上的粮草,到了酸枣,他的大军自然是要吃袁绍提供的粮草。

不可能一直从上谷郡征调粮草,还押送到洛阳附近,路途太遥远了。当是路上的消耗,就是一个惊人的数量。

即使赵徽现在有钱有粮,但这样的消耗他也耗不起。

不需要半年,就能将他这么多年来的积累全部消耗。

最后是赵徽亲自率领两千骑兵出发。

赵徽很想带上太史慈,但是连太史慈都走了,上谷郡交给其他人,赵徽很难放心。

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让太史慈坐镇上谷,以防不测。

公孙瓒准备的比赵徽快,前几天已经带着大军出发了。

新一期的幽州民报,刊登了赵徽和公孙瓒,率领大军前去征讨董卓。

上谷郡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报纸的存在。

卖报郎张顺,每次拿着一叠报纸到街上,有的时候还没开口,就有人直接付钱了。

每一期五千份的报纸,现在只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卖完。

很多家境殷实的人,在每一期幽州民报出来的时候,都会选择购买一份。&lt;/div&gt;

&lt;div id=&quot;footlink&quot;&gt;&lt;a href=&quot;上一页&lt;/a&gt;&lt;a href=&quot;返回目录&lt;/a&gt;&lt;a href=&quot;下一页&lt;/a&gt;&lt;/div&gt;

&lt;div id=&quot;adbottom&quot;&gt;&lt;script type=&quot;text/javascript&quot; src=&quot;&quot;&gt;&lt;/script&gt;&lt;/div&gt;

&lt;/body&gt;

&lt;/html&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