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八章 国不会亡(二)(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无法摆脱的命运。

许晨风现在的冷静,用心凉一词更加合适,因为看穿了未来,所以才心灰意冷,所以,绝不是吴成国认为的“成熟”。

军官们黯然的低头,对这种无奈的命运,他们无法去做有效的抗争,他们这群身份低微之人,无法改变军政部对大局的政策的看法和做法,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服从和反抗。

服从,他们依然是正规军,他们依然是合法武装力量,可以不计前嫌,重新归纳到政府军战斗序列之中。

反抗,等待着他们的命运将会是日军的进攻或者是中央军的剿杀,无论仗打得如何漂亮,成就如何之大,始终摆脱不了无组织武装的帽子,他们的存在,始终是被看做成影响安定和大局的“不稳定因素”,若不除之,后患无穷!

“我现在只想知道,咱们二十九军如何取舍。”许晨风问出了最想知道的问题。

赵登禹说道:“宋军长已经同军政部来人接触过了,军政部认可咱们二十九军的实力,并且承诺,若是重新回归军政府管辖序列的话,违抗军令,擅自加入同盟军之事,既往不咎,一切照旧。军长已经应允了。”

众军官们了然,并不质疑这个决定对同盟军而言是否仗义,但对二十九军来说,这是最好的方式了。

与其他的民间自发抗日武装不同,二十九军本就是正规军,加入抗日同盟军的原因是因为对长城抗战的结果不满意,要出一口恶气,证明本事!

宋军长是冯大帅的老部下不假,两者之间曾经存在着莫大的关联,出于情谊,宋军长站在老上司这一边,理所应当,可毕竟宋军长也非当初在冯大帅麾下效力的部将了,如今已是一军之长,自立门户,手握大权,尊敬老上司没问题,可要继续服从他,效忠于他,这是不可能的了。

如今危难时刻,宋军长自然要为二十九军全体官兵们的前途考量,不能断送几万兄弟的性命。

携胜利之余威回归到正规军序列之中,令中央军同僚们刮目相看,从此再不敢轻视二十九军,也让军政部的高官们重新端正对这支军队的态度,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识时务者为俊杰,有时候,这句话也是褒义词。

“那其他的同盟军弟兄们呢,他们又该如何呢?”也不知是谁问了这一句话,反正不是许晨风。

虽说不是同一支部队,但都是共同抗日的战友,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了这么久,也挂念着他们的前途和未来。

赵登禹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那就要看他们的长官如何取舍了。”

宋军长权力有限,并非是这支同盟军队伍中唯一的大佬,指挥不动十多万人,毕竟都是各自独立的部队,指挥多伦之战的吉将军,其权势和地位不在宋军长之下,只不过,相比起宋军长的服从,这位吉将军则是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联合其他将领们,反对军政部的号令,继续反抗下去!

他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许晨风也佩服这位吉司令,可是大势已去,意气用事,未必能有所达。

不光是许晨风不看好继续反抗下去的前景,就连大多数人也不看好,谁都不敢保证,在军政部和关东军的双重压力之下,还能够继续创造奇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