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同学(一)(2 / 2)
嚼着嘎嘣脆的麻花,感受着故人重逢的喜悦,许晨风很高兴。
冯炳严是他在黄埔军校的同寝室好友,军校里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是他最好的兄弟,后来军校毕业之后,冯炳严参与了中央军,后来被调到了天津卫。
“呦,老伙计,混得不错呀,都是个营长了,没少送礼吧!”许晨风注意到,冯炳严现在的军装和身份,早已不是连长,和自己一样,也是个营长。
要知道,现如今,这天下虽不太平,可也没那么多的仗去打,前五期黄埔生生逢战乱之时,不少人抓住了机会,证明了能力,一跃踏入名将的行列之中,像是他们这些28年之后毕业的黄埔生,因为鲜有仗打,因此,通过立功升迁的机会便少了许多。
由此可见,能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从初始的一个排长升到现在的营长,也是证明,冯炳严深得长官们的器重和栽培。
冯炳严解开了领口位置的扣子,让脖子舒服了许多,摆摆手,无奈道:“哎,算了,别笑话我了,咱们都是营长,我的这个官水分可多了去了,比不上你,可是在战场上,实打实的跟鬼子死磕出来的军功,我不如你。这我得当面说一句,喜峰口大捷,真是漂亮,给我们军人长脸啊!没丢黄埔生的面子!”
话语中,透露着深深的遗憾,热血青年,无不向往战场杀敌,长城抗战爆发之际,冯炳严也曾向警备部队司令官请愿参战,甚至遗书都已经写好,然而,却被长官厉声斥责,否定了他的要求。
坐在司令部里,冯炳严仿佛都能听到长城内外的枪炮声,而他却只能坐在司令部里,眼巴巴的干看着自家兄弟跟鬼子在家门口打来打去,打得热火朝天,每天听着连连加急求援的电报,如坐针毡,难受的要命,直至战争结束,他都未能参与到长城抗战之中。
这被冯炳严视之为平生最大憾事……
现在,他都特别羡慕许晨风,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可以说,都是营长,许晨风的军衔和职位,都是踩着鬼子的尸体得来的!就凭这一点,冯炳严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是说笑话,他们这第七批毕业的黄埔生,真正上战场杀鬼子的,恐怕只有许晨风一个人吧……
“昔日一别,至今已是三年不见,我时常想起你,只是,一直都不理解,当初毕业之时,为何要执意前去东北军呢?现如今,形势大变,风云变幻,愚兄这才明白兄弟的高瞻远见,我等实乃是自愧不如啊!”
每一个黄埔生都是军队的人才,未来的将领将会从这群人中诞生出来,也被委员长视为之臂膀和栋梁,毕业之时,每一个黄埔生都会被提前安排好职位和去处,享受特殊待遇,这便是他们与普通士兵们的不同之处。
作为毕业生中的优秀学员,更是各中央军部队所征求的人才,许晨风便是第七期毕业生中优秀学员里的佼佼者。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号称是“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长官,更是指名道姓的要许晨风加入到他的部队之中,也是因此,许晨风尚未从军入伍,便出尽了风头,成为令同期学员们羡慕的对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