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切割式战术(一)(2 / 2)

加入书签

战后,许晨风慷慨的将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了李腾龙,要知道,活跃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部队,补充装备的主要来源,便是战场缴获,既然是两军合兵作战,胜利果实理应两支军队一起瓜分才对,谁捡到的归谁。常常有人为了争夺武器弹药而打的头破血流,没办法,谁都缺,缺的要命。

许晨风这么做,一者是同情抗联弟兄们的处境之艰难,二者则是为了交朋友,虽说他与李腾龙之间的理念稍有分歧,但能感觉得出来,这是一个可以靠得住的兄弟,交个朋友,不是错,他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哈达岭那般孤立无援的处境。

什么都不要,无疑是将整个战场的所有装备统统让给了李腾龙的游击团,什么都不要,这等气魄,这等大手笔,不得不让人佩服。

以弱胜强,屡屡给日寇造成麻烦,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志气,可对日军而言,这可是件耻辱的事情!

关东军号称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一部分压在了华北与东北的分界线上,与中国军队对峙。

一部分便是他们这群人,挂着堂堂精锐之名,却始终搞不定一帮被嘲笑为乌合之众的“杂鱼”,丢了关东军的脸面且不说,还让世人所笑话!

尽一切可能的消灭这帮让他们声名大损的乌合之众,成为了他们这些军官们的共同愿景,也希望阿布弘毅能够拿出来一套战术执行效果绝佳的作战方案,他们也想到华北战场上去为帝国大业冲杀!

阿布弘毅拿出一支笔,在地图上画上了显眼的红色竖线,将地图划成上下之势,然后又用蓝笔画上了蓝色的横线,红蓝色,纵横交错,将整幅地图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用手拍着地图,阿布弘毅自信的微笑:“这便是鄙人的战术,诸位能看懂吗?”

有人恍然大悟,有人朦朦胧胧,不解其意。

阿布弘毅解释道:“以往,我们清剿抗联,总是得不到想要的战果,因为他们擅长于游击和逃跑,总是避免与我军正面交锋,从东丰逃到西丰,我们的追击速度远比不上他们逃窜的手段和路径。”

军官们纷纷点头,的确如此,赞同阿布弘毅的言论。

“所以,倘若是我们换一种作战思路呢?与义勇军交战,我军总是吃亏,因为我军在东北设置的要塞和炮楼过多,然而驻守的兵力却较为分散,更多的是依靠毫无战斗力可言的皇协军,每当抗联义勇军游击队集中进攻之时,这些个地方便成为了弱势地点,极其容易被其攻破摧毁,当我军援军赶到之时,他们便有散去,损失只能由我军来承担。这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倘若合适的将其利用起来的话,这便是我们最好的克敌战术堡垒!”

说起自己的战术,阿布弘毅信心十足。

在他的构划中,将他所掌管的区域划分成了区域块,每一个方格便代表着一个小型战区,红蓝色的纵横线便是他们的封锁线,每一个十字交叉点,便是他们的部队所在点,当某一个方格内出现义勇军活动的踪迹之时,四个点的部队可以同时向这块地区及时移动。

封锁其行动路线,将其彻底锁死在方格之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