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章 热血绥远(二)(2 / 2)

加入书签

为了避免此等悲剧的发生,傅将军一直都在四处奔走,联系支援,他自然明白,单靠三十八军一支部队的能力显然不足以镇守绥远,孤掌难鸣,他需要尽可能的支持,不拒绝任何党派,任何势力的协助,甚至,敢于顶着压力去联系红军。

同是爱国之人,红军岂能拒绝如此正义之举动,积极响应傅将军的号召,抗日救国,不是三十八军一支部队的事,更不是傅将军一个人的事!

加紧备战的同时,傅将军更是亲自到洛阳,面见委员长,向其阐明绥远之重要性,总而言之,想尽一切办法,联系所有可联系之人,不惜一切代价,绝不能让绥远沦陷。

好在,傅将军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的积极运作之下,让军政部认识到了绥远的重要性。

军政部认可了傅将军保卫绥远的战略意识,并且命令晋绥军总司令阎长官,让其积极配合傅将军协防绥远,同时,中央军第十三军的两个师,也已经自南向北渡过黄河,来到了绥远,支持傅将军。

不仅如此,同时还有更多的部队来到了绥远驻防,以此来为傅将军撑腰,所有部队统共不下十万人之多!

腰杆子硬起来的傅将军,岂会怕日伪军的区区四万部队吗?

日寇重兵威压面前,素来以“不怕事、不惹事、不说硬话、不说软话”出名的傅将军,丝毫不屈服于日寇的压力,反而是梗着脖子摆开了开战的架势,欲要与之拼命!

其实,这四个“不”字,还不足以诠释傅将军的性格,应该还要加上“不做汉奸、不做亡国奴”这九个字。

吸取了之前抗日战争失利的教训之后,这一次的绥远抗战,傅将军决定主动出击。

绥远局势与察哈尔和热河等地不同,在绥远,占据优势主导地位的是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支援军队赶来,尤其是军政部坚定了在绥远阻击日寇野心的信念,若是应对得当,完全可以抗衡日寇,不至于落得被动挨打的局面。

可以说,傅将军的手上,握着一副远胜于宋哲元军长在察哈尔的好牌,至于如何出牌致胜,这就要看他的指挥策略和方式了。

论起打仗,傅将军也是一个叱咤风云名将,战功卓著,晋绥军之骁勇悍将。

身经百战,威名赫赫,其军事才能得到军事界的广泛认可,若非如此,也不会官拜上将之行列。

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名坚定抗日立场的将军。

这一次召集众多军官们召开秘密会议,商定对策,战略意图十分之明确,强势出击为主,不能坐以待毙!

在傅将军的战略构图里,绥东的红格尔图是重点争夺之对象,作为绥东之战略要地,红格尔图必须守住,不容有失,早在八月份的时候,伪军王英的一支部队就曾进攻过红格尔图,不过被驻守在此地的两个连守军将其击退。

欲要攻陷绥东,红格尔图必是必经之路,想必,日军还将会对此施加更多的兵力来进攻。

日寇越是想要,越是不能让他得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