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红烛之下伊人醉(一)(2 / 2)
不过,再怎么穷,临过年了,总得吃好好地吃一顿!
为了报复贫穷的日子,军长下令全军吃早饭!
全军上下,四个师共计十余万人,必须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上早饭,每人早上必须一碗腊八粥,硬性规定,必须执行。
有的人,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禁笑了,认为这是个笑话,堂堂的正规军将士,怎么可能会连早饭都吃不起呢,一定是故意卖惨,博取同情。
然而,这事实,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凄惨,吃不起早饭,真的不是个笑话,昔日二十九军驻防察哈尔的时候,无人去管,无人发放军饷,一天吃一顿饭,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了。
现如今情况好了许多,军政部的军饷虽说依然是时有拖欠,可多少的三两个月能发一次饷钱。
军队的补给和后勤,依然是一个难以妥善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毕竟,这可是十万多张嘴,等着吃饭的嘴,士兵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体力消耗大,吃的饭就比普通老百姓们多。
打了胜仗,吃饭多,这就叫应该的,可若是打了败仗,吃饭多,便成了世人取笑的槽点:饭桶……
十万人,不种地,不做买卖,备战的状态下,便是十万张吃饭的嘴,每天消耗的吃饭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军政部拨发的饷钱有限,不可能按照十万人的配备去发放军费,能给一半就已经是不错了,这还是宋哲元多次要求之后才会姗姗来迟的拨发下来,还有一部分空缺,来源于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赞助,毕竟,谁都不希望,让将士们空着肚子镇守北平。
一天配备两顿饭,午饭和晚饭,至于早饭嘛,能省就省了吧……
在军营里,喝了一碗凉透了的腊八粥之后,许晨风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本想着买点儿礼品回家,然而转过头来一想,家里那么有钱,什么都不缺,何必多此一举呢,空着手,把人送回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许晨风回家过年的消息,早在三天前就已经传回去了,可是把许家老小的上下十多口打工的家丁和管家们给乐坏了。
少爷总算是要回家过个年了,可是要好好地张罗一番。
膀大腰圆的厨子天不亮的时候,就带着新给他配的打杂小子上了菜市,就为挑选最新鲜最好吃的新鲜食材,做一顿这八年来,最好吃的年夜饭。
许家荒凉了七八年,总算是能痛痛快快的热闹一回了。
等到许晨风来到家门口的时候,两扇大门上贴着喜庆的对联,两座石狮子上贴着倒福字,两个大红灯笼彰显气派。
许家终究还是那个底蕴深厚的许家,他许晨风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流失已久的人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