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红烛之下伊人醉(二)(2 / 2)

加入书签

凡是位列祠堂牌位上名字,无一不是血染沙场,马革裹尸者。

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也是一个爱国之人,闲暇课余之时,便为学生们讲述岳武穆和戚继光的故事,更是为懵懂无知的孩子们讲述着当今国家之现状,每到动情之处,便泣不成声。

民主、共和、国家、民族等一个个词汇的概念深深的铭刻在了这帮孩子们的心中,后来,这位老师被军警带走,从此再无见面之缘……

耳朵里听的、学堂里学的、祖上传下来的,无不影响着许晨风性格的转变。

一直以为,我们的国家是最强盛的国家,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泱泱华夏,万国来朝,天朝盛邦,唯我独尊!

在他懂事之后,才真正的认识到当前国家之现状,真的是太惨了……

百年的近代史就是百年的屈辱史,弓弩长矛被长枪火炮虽击败,鸦片和蒸汽机叩开国门。

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用血性和孱弱的身躯从未停止过与列强的争斗和抗争!

眼见此情此景,激活了许晨风血液中的血性和爱国意识,心急如焚,不忍见国家之惨淡现状,所以毅然投军而去,投身于独立复兴之浪潮之中……

如果说,一定要感谢一个人的话,许晨风的那位教书先生,对他的影响可谓是尤为深沉,是他,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可惜的是,许晨风至今都不知道他的性命,至今都不知道,他被军警带去了何处……

六爷长叹一口气:“唉,这就是咱们许家的宿命,许家人,个个都是真男儿,个个都是血性硬汉!一个个投军报国而去,一个个马革裹尸,留下的都是孤儿寡母,惨惨戚戚……”

许家的孤寡女眷都被许成林做主,统统的嫁了出去,人都死了,守灵守节,空耗一辈子光阴,有什么意思呢?

索性,重新寻摸一个好人家,以后,踏踏实实的过个安生日子,何至于继续留在这个日渐衰落的家族里空耗生命呢?

“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少爷难得回家一次,莫要说这种丧气话,来,说点喜庆的,咱们都敬少爷一杯。”

擦干眼泪,六爷适时的打住了这个话题,举起了酒杯,众人一起碰杯,畅饮杯中酒水。

“呵呵,看,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呀,不知,这年夜饭的桌子上,可有我的一副碗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