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靖康之耻,何时雪?(2 / 2)
全国老百姓们都在期待着中日决战的到来,没想到的是,决战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并且是同时进行着两场大型战役!
一百几十万人的参战规模,不是如同中央大战那种自己人相互残杀的类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日!
所有人都在为中国军队加油,希望能够见证最后的胜利,背负着希望的同时,也背负着压力,装备的劣势更是直接影响了战局走势的风向标。
不管是淞沪会战,还是太原会战,战局都在朝着恶化的趋势发展,尽管军政部多次发表坚持抗战之决心,可是老百姓的心里头升起了一种浓浓的不安之感,这场空前绝口的决战,怕是要危险了……
最好是能赢,哪怕是惨胜,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以及抗日意识凝聚力的形成都是非常好的一面。
怕就怕,主力尽上,却落了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这对全国人民的抗日之心将会是一次惨重的打击,瓦解的不光是老百姓的抗日意识,更可怕的是会对士兵们的抗日之决心造成影响。
经历过惨痛的战败之后,士兵们的心里头会对抗日的前景产生动摇,心里头惶恐,日军的装备太好,太可怕了,怎么能够打得赢呢……
当士气低落之后,便会离胜利越来越远。
可想而知,若是两场战役都是以战败的结局而告终的话,对于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打击将会是重创!
恐怕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会陷入到一种抗日悲观的低潮期……
宋之龙赞同许晨风的观点:“是啊,未来华北的抗日形势的确会随着太原会战的战败从而更加的艰难,但是,这不是咱们放弃的理由啊,咱们这群人,上战场打鬼子,为的不就是在绝境中创造奇迹吗?若是打鬼子极其容易的话,还至于让整个国家陷入到如此困境之中吗?”
许晨风是整支队伍的精神支柱,他的态度和情绪足以影响到整支部队的士气,宋之龙担心,一向是热血的许晨风结果因为看不见未来的明朗前景,被太原会战的惨败而打掉了锐气,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话,将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这是他们团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一面,许晨风人微言轻,仅是一个团长,他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影响到更高的决策层,他的行为性格更是决定了他的官运不会很顺利,但是他却能够影响到他所统帅的这支部队,这支因为共同抗日理念而组建的军队。
谁都可以泄了气,唯独许晨风不行,若是指挥官都对抗日悲观,那么还如何让底下的兄弟们坚持抗日决心呢?
许晨风摇摇头:“你不用担心我,我很好。我只是心情不好……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话音刚落,头顶上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抬头看向天空,三架轰炸机转动着螺旋桨,朝着太原城的上空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