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誓死捍卫(2 / 2)
也是在五十九军第一波攻势中,炮团阵地被直接摧毁。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整个第五师团都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直到炮兵阵地被偷袭结束之后,阿布弘毅方才率领部队赶到,这就极大地说明了问题,对于中国军队的偷袭行为,就连坂桓征四郎本人都没有事先的察觉。大意失荆州,阴沟里翻船,所付出的代价则是惨重的。
整个第五师团对于五十九军张自忠将军并不是十分了解,在这之前,从未交过手,对于张将军的指挥策略和战术思路并没有一个统筹的认识。
不过,张将军与庞炳勋将军之间存在个人恩怨,这是他们情报中的一条重要信息。
素来听闻中国人内斗的“品质”由来已久,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人之间的恩怨,难免不会为了私人仇恨而借刀杀人……
这么多年来,这种先例屡屡发生,在日军看来,这是中国军人所存在的典型军阀割据主义思想,与其政府离心离德,战略大局面前,总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典型“土皇帝”的思想。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军能在与中国军队交锋中屡屡得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点。
每当一个从军阀时期走过来的爱国将军欲要抗日的时候,总会分出部分精力来应付背后的偷袭,每个军阀将军都会存在着会不会有人从背后给自己来一刀的想法,无法真正全力与日军抗衡,这是除去了装备和军事力量上失利的主要原因所在。
因此,坂桓征四郎判断,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也会像其他军阀将领一样,将个人仇恨放在最前面,会坐视庞炳勋的死活而不顾……
不过,他或许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人,更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人的品行。
或许中国人喜欢内斗,可是,在民族利益面前,所有的个人私仇均是不值一提,该放下的放下,该忘记的忘记,总而言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国破家亡之时,何等私仇不能一笑了之呢?
因为一次错误的误判,导致对五十九军的突袭行为而准备不足,当后方遭遇到中国军队偷袭之后,坂桓征四郎无法将全力进攻临沂县城的部队抽调回防。
“你们听,是不是炮声停了呀?”
躲在残砖断壁的掩体里的士兵,有人注意到,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新一轮炮弹落在成立了,炮击声停了许久。
往常,炮弹都要轰炸好几个小时的,今天,怎么结束的这么快呢?
偷偷地从掩体里爬出来,惊讶的看见,进攻中的日军部队,已经开始了回撤。“军长!快看呀!日军撤啦!”
“什么?望远镜!快给我望远镜!”有士兵赶紧的将一个望远镜递给庞炳勋。
通过望远镜可以看见,日军已经开始分部队开始撤离县城外围。
“撤了……呵呵,终于撤了……我们守住了县城……”看着日军撤退的动态,庞炳勋不禁喜极而泣,拿着望远镜的手,微微的有些颤抖。
“弟兄们,这是五十九军的援兵兄弟,而五十九军的军长则是恨我入骨的张自忠,张将军深明大义,以德报怨,不计个人恩怨出兵来救咱们,此等情怀,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今天,兄弟们,走,杀出去,两面合围,打败坂桓师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