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们是胜利者(2 / 2)

加入书签

太原会战,丢失了整个华北,从此华北再无大型抗日会战,遭受重创的晋绥军和八路军将战略重心投入到了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丢失了整个长江下游所有重镇,财政部的钱袋子落入日军之手。以后能够得到军饷的部队只会越来越少。

南京保卫战,更是惨痛和耻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若是国都被攻陷,其意义几乎等同于亡国!日军暴行更是激恼了全体国人!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这么多次的大型会战,每一场战役都在刷新着近代以来的战争历史,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其实屡战屡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丧失了屡败屡战的坚定信念和抗日决心。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吃,顶住了压力和悲观论,徐州会战终究还是摆开了架势。

华南、华中、江淮地区,能够调集的部队尽数的调集于此参战,常言道,哀兵必胜。

徐州会战的参战部队兑现了他们的承诺,用血性和鲜血捍卫了军人的尊严,即便是全军覆没,也未曾逃离阵地一步,做到了誓与阵地共存亡。

徐州会战虽然中国军队选择了撤退,不过,依然可以自豪的向世人宣布,徐州会战以中国军队取胜而告终!

这场战役,是我们中国军队打赢了!我们是最后的胜利者!

其实徐州会战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用一场胜利遏制了唱衰已久的抗战悲观论。

让军政部和国人们都能看见,原来日军并非不可战胜的!众志成城,依旧是可以打败日军,我们的杂牌武装一样可以击败小日本!

徐州会战的撤退,其实还有更多的原因夹杂其中,德国断了对中国的所有军事援助,撤回了军事代表团,那些个指导围剿红军和淞沪会战的德国军事专家们也陆续的回国,包括英美等国家,并未在实际行动上支援中国抗战。

因此军政部经过商讨后一致认为,在当前的大国际形式下,想要依靠外界力量来平衡中日战争,这是不可能的,想要取得抗战的胜利,必须要依靠自己下定决心坚定抗日信念!

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持久抗战,势在必行。

“中国未来的抗战重点,不在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防御与否,今后的战争将在山岳中进行,同时,武汉的政府机关、中央党校、学校、工厂向云南、重庆等大后方转移,贯彻落实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方针,维持我军战斗力,消耗敌军力量,力争使我军做到持久抗战之目的!”

“这就没啦?”吴成东瞪着眼睛问。

宋之龙合上了报纸,点头道:“没了,这就是报纸上的全部内容。”

“唉!”吴成东一拳打在桌子上,愤愤不平的叹息道:“可惜了,徐州会战打的那么漂亮,终究还是咱们撤了,说实话,真不甘心啊!”

韩龙也走过来,脸上带着无奈的神情:“没办法,徐州会战虽说是咱们打赢了,可是,第五战区已经到了消耗的临界点了,正如报纸上说的那样,中日战争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在一场战役中拼光所有的兵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