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七章 保卫大武汉(二)(2 / 2)

加入书签

从战略上来讲,我军已经成功的将日军数十万兵力消耗了一百多天的时间,相信,日军也从未经历过如此长时间的消耗。长时间大范围的开战,对于日军而言,绝对是致命的消耗,在交手中,虽然我军胜少败多,屡屡告急,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战役打下来,日军的进军速度和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开战之初那么迅猛了。换句话说,我军所制定的以武汉为诱饵,将日军拖入消耗战和持久战的泥潭中的战略,已经宣告成功了。”

“哦?你认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可是,现在武汉正在忙面临着三面合围的险境,作为武汉会战的核心所在,我们应该如何去保住武汉,保卫这座核心城市呢?”冯治安将军问向许晨风。

这倒不是在刁难许晨风,而是希望听一听他的看法和意见。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自己讨论天下局势,又不犯法。

许晨风微笑道:“长官,恕我直言,恐怕,武汉的意义,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吧?”

“嗯?此话怎讲,愿闻其详。”张自忠将军饶有兴致的听着许晨风的言论,这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许晨风身上的一丝别样的闪光点。

作为军事家,有两种,一种是战术军事家,一种是战略军事家。

作为战术军事家,多为将才,指挥军队两阵之前搏杀,攻城落地,如同韩信。

另一种为战略军事家,运筹帷幄,天下大局尽数装在胸怀之中,上阵杀敌,未必是强项,但是智勇双全,可堪帅才。

许晨风这种,两种都不算,作为一名作战军官,他的指挥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临阵杀敌,令敌军胆寒,可又缺少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

说他是一名战略军事家,他的水平和能力的确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他的政治思想却跟不上。

无法对他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评价,只能说,他的最好舞台,应该是一个谋士吧,可惜的是,对于参谋这种角色,许晨风压根瞧不上……

许晨风始终认为,男子汉大丈夫,理应杀敌报国,驰骋于沙场之上,躲在指挥部里看地图,这不叫什么本事。

“信阳失守,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直接将平汉线铁路枢纽让给了小鬼子,日军第十师团可轻易的向武汉发起进攻,同时,多处战场的连环失利,导致了武汉周边布防的进一步恶化,合围武汉,已是在所难免。晨风斗胆猜测,现在去想投入多少兵力保卫武汉何时,已是不现实的想法,就算是投入兵力去守,试问,又能守住多久呢?”

“你的意思是说,武汉肯定是守不住了?”

许晨风点头。“对,我的确是怎么想的,恐怕,军政部已经做出放弃武汉的决定了吧?”

这句话,许晨风用反问的语气来问向两位司令官。

每一场大都市的保卫战,几乎全都是以悲剧而收场,没有那么容易虎口夺食,拼装备拼火力,终究还是输,武汉会战,也不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