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名将(2 / 2)
第五战区总司令李长官曾劝告过这位猛将,告诫张自忠,现在与往日不同了,已经是集团军司令官了,不能再像是以前那样上战场拼命了。
对于李长官的忠告,张自忠表示感谢,但却并没有遵从和服从,并且将整个三十三集团军最能打的一个团调到了身边,随时听从自己的调遣。
“可是,司令,这毕竟不合规矩,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整个第五战区,您是最能打的悍将猛将,没了我们,可以再招募一帮士兵,无关乎大局轻重,可是,若是您有个闪失的话,三十三集团军怎么办?甚至,第五战区的整体战局都会因此而陷入危急、险境之中。”
张自忠的想法没错,作为军人,就要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但是,许晨风的意思也没错,指挥官和普通士兵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差异。
胜利是士兵们拼出来的,而在复杂战局之中善于捕捉战机取得胜利的关键之人却是指挥官。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胜过十万大军。
论起当代军官将军行列之中,几十年来征伐频频,涌现出来的名将数不胜数,两只手数不过来,加上两只脚也没法数。
军阀名将、黄埔名将,看起来人才济济,但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仿佛集体陷入了低迷,丝毫没有彰显出名将的风采。
当然,这其中的客观原因非常的多,鬼子的火力准备实在是太好,比我军好太多,日军士兵们的军事素质也高过于我军士兵。
只要是想找理由,一万个理由都能站出来。
在中国现如今的名将之中,从战绩上能与张自忠相提并论之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主要是,张自忠将军指挥的部队,对日军的战绩,实在是过于彪悍。
从临沂大战开始,张自忠的部队便开启了一波对日不败的辉煌战绩。
最典型的战例便是潢川之战,以劣势的兵力和不利于我军的地形,阻击日军第十师团十个昼夜之久,并且能够全身而退。
再看胡长官所指挥的信阳大战,一塌糊涂的表现,无法让人恭维。
战后有人评论说,若是胡长官指挥的中央军第一军对抗五十九军的话,面对面的交锋,或许,五十九军全歼第一军都有可能……
当然,这种言论,只是沙盘上的一种游戏和脑海中的幻想。
说这么多话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那就是,张自忠将军一个人,比一支部队都要重要。
他一个人,是一支部队的军魂所在,是一支部队凝聚战斗力的核心。
不出事倒还好,万一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有所损失,对于整个三十三集团军,不,甚至,对于整个第五战区的精神层面打击都是惨重的。
为了凝聚国人们的抗日决心,军政部和政府都在有意的塑造“抗日名将”,让老百姓们都知道,中国军队并非不堪一击,已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名将于逆水洪流中坚定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