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激烈进行中的长沙会战(2 / 2)
就算是在意,又能如何呢?他们是第五战区,长沙会战在第九战区打响,就算是想帮忙,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第五战区兵力捉襟见肘,怎可能帮得上忙,就算是请缨出战,长官部也不会轻易的调动第五战区之内的部队支援长沙会战。
更何况指挥长沙会战的将领是著名的悍将薛岳将军,粤军悍将,其威名才能可与张自忠将军比拟。
在国军部队之中,两人可并称为北自忠、南薛岳。张自忠成名较早,薛岳将军稍微次之,北伐之战中一举成名,又在兰封会战当中,险些吃掉日军一个师团,更是在武汉会战之中,全歼日军铃木联队,战功卓越,其名气,不亚于张自忠。
第九战区六大集团军里,不乏中央军精锐,尤其是,现如今的日军已是大不如前,经过了武汉会战这场规模空前的消耗战之后,锋芒大减。
远远不如开战之初犀利,因此,许晨风猜测,薛岳将军所指挥的这场以保卫长沙为目的的大型会战,想要守住,应该不是难题。
尽管,这其中的经历可能会相当的惨烈,但是,若是军民一心,将帅指挥得力,长沙,未必会沦陷!
“昔日武汉会战,打的轰轰烈烈,参战的部队规模空前之多,足有百万余人,打了小半年,为何长官部都不曾下达死守武汉的命令,反而是长沙一定要死守呢?这其中,到底是为何?难道说,武汉不如长沙重要吗?当前的抗日策略不是以消耗日军主体兵力为前提,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吗?在此前提之下,为何要死守长沙?这是为何?”
吴成东一口气说了很多,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疑问,那是因为整个长沙会战的战况完全没有依照他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长沙会战的投入兵力较少,不足武汉会战的三分之一,在他看来,在持久战的主题引导下,长沙会战应该也是一场规模次于武汉会战的消耗型会战。
可战役的实际进行结果却出乎他的预料,自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开始,中国军队与日军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惨烈争夺。
一个要攻下,一个要守住,互不相让,不计伤亡代价的投入。
没有按照他所想象的那样进展,吴成东感觉非常的费解,去找宋之龙和韩龙,两个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他们没上过军校,对于大战略预判方面,缺乏经验和远见的眼光,分析战役问题,说不到具体的点子上。
因此,三个人这才集体找到了许晨风这里,足智多谋的团长,一定可以解释这个疑惑。
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何要区分对待?
“你想这么多干嘛?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你又不是集团军司令,也不是战区司令,安心的带兵就好,操这么多闲心干嘛。”
将手枪组装起来,许晨风把玩着小巧的勃朗宁手枪,枪身漂亮,口径小,精准度高,这么好的枪,整个团只有这一把。
然而,这把进口的驳壳枪,许晨风却从来都没有用过,手枪的射程在正面战场上,一直是个硬伤,除非是近距离的格斗,才会有发挥作用的时刻,寻常战役中,还不如一把驳壳枪好用。
把玩了一会儿,许晨风将枪递给站在一旁的莫清霜,微微一笑:“送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