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七章 没有为什么(2 / 2)

加入书签

吴成东将自己文化少的原因归结到了家里穷的因素上,为自己开脱。

“那吴成国旅长是怎么回事?”宋之龙补了一刀。

这一刀深深的扎在了吴成东的心口上,顿时哑口无言,都是一个爹妈养的同胞兄弟,为何吴成国就是个旅长,他就只能当个营长了呢……

说到底,还是自己本事不济……

“滚滚滚,我不想听你们几个说话,晨风老弟,你来说。”称呼也从团长换成了老弟,以此来显得两人关系密切。

“的确,当前国家的抗日战争大战略是持久战,消耗战,以消耗日军有生兵源为指导作战方针,以大城市为诱饵,依托有利地形抗击日军,此战略方案,未来三五年之内,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甚至还会像游击战的方面转变。”

统兵作战的同时,许晨风也不曾放松过对大战略格局的研究,小到日军的伙食和衣着,大到整个世界的风云动态,许晨风尽皆关注在眼里。

许晨风坚定地认为,见微知著,往往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都能反馈出具体的大战略方向改变。

当他得知来自于欧洲支援越来越少,乃至于断绝的时候,许晨风就意识到,欧洲可能出事情了。

当他得知日军在诺门坎惨败之后,便意识到日军可能将会发动一场新的战役来转移矛盾的时候,长沙会战便在此背景之下爆发了……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他不是预言家,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是通过各种细微事件的发展从而判断局势的变化。

许晨风反对他们三个认为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之间存在区别,也不认为大战略格局此时改变,在他看来,抗日战争取胜的唯一方式便是持久战。

用中国的土地和资源以及人口优势来消耗日军的装甲火力和精锐兵力。

以战养战,用流血来换取胜利,这是中国唯一取胜的方式,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况且,许晨风始终坚定地认为,最后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国家一定是中国。

日本战败,至多社会经济崩盘,国内将会陷入到混乱之中,或许会从此走上衰落和混乱的道路,可不至于亡国覆灭。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赌上整个民族未来和国家命运的终极之战,胜则国家命运延续,中华民族屹立不倒,败则亡国灭种,从此再无中华民族。

投入筹码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赌局最后开盘的结果。

在此危难背景之下,相信大多数的国人,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