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战果辉煌(2 / 2)
但是,真正的战后总结绝不是“事后诸葛亮”,无论成败,都要从其中分析问题的起因和结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避免再度出现同样的问题。
“但是,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辉煌战果背后依然是存在着严峻的问题。”
黄维纲不会只会去说好听的话,作为张自忠的部下,当然明白长官问话的真实意义。
张自忠要的是指出问题来,而不是夸功诵德,这种场面话,张自忠不屑去去听。
“什么问题,说出来听听。”张自忠问道。
“在冬季攻势中,我军在各大战场上均是取得了辉煌战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背后的隐患,我们不能装作什么都看不见,甚至假装不知道,在战役中,我军数次的击溃日军部队,这一点不假,但是别忘了,我军同样是付出了极大地伤亡代价,甚至不少于日军。这一点我们要承认,从三七年至今,抗日已经持续了三个年头,日军与我军之间都在消耗彼此,四大会战,消耗了日军数十万的兵力,日军的整体兵员军事素质在下降,但是与我军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咱们部队当中,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和精锐也在被消耗。并不能因为区区的几场胜利而忽略了当前局势的不利局面。”
听着黄维纲的话,军官们感同身受,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在战斗之前,他们都曾告诉士兵们,小鬼子早已今非昔比,他们的精锐早已经尽数葬送在了四大会战之中,长沙会战的大捷则是证明了日军已无精锐,现在的他们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但是,每一场战役都是需要中国军队的官兵们付出惨烈的伤亡才能取得胜利,甚至难以取胜。
日军的整体战斗力都在下降,但是依然是很强大,难以轻易地击败。
“我军在战斗中,新兵的逃逸是个极大的问题,因为对战场的恐惧,新兵们的心理承受不住压力,从而出现大规模溃散的情况,难以发挥出训练中的实力,牵一发而动全身,逃兵对于整个战局将会造成致命的影响,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这种风气的出现,但是这种情况依然要谨慎提防。”
几乎每支部队都存在着逃兵的情况,一个两个的可以杀,十个八个的可以杀,但是,一百个,两百个怎么办?
逃兵,让许多带兵的军官们均是非常的头疼,难以惩治。
整个三十三集团军中,只有一个人的队伍做到了无逃兵的情况——777团。
团长许晨风是个十足的狠角色,真的敢下手去杀!本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军人要有骨气!
许晨风平生最恨两种人:汉奸带路党和逃兵软骨头,坚定地认为,这两种人是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中国若亡,必亡在这两种人之手!
张自忠点头:“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老兵都是从新兵过来的,逃兵出现,你们这群指挥官们也难逃其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