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六章 宝鼎勋章(2 / 2)

加入书签

沉甸甸的宝鼎勋章挂在了胸前,这一刻,许晨风的内心是那么的平静,无欲无求,一个军人毕生的追求无外乎升官发财,可以说,凭着这枚勋章,以后他的军旅生涯将会一路坦荡,顺风顺水,旅长、师长,甚至是军长,只要是他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未来超越张自忠将军或许不会是难事,更何况,他是黄埔生,多少的黄埔系高官会相互提携拉拢,未来,他甚至有可能会成为黄埔系的一员,成为委员长捍卫地位和实力的倚仗。

战争中的一切功绩都将会成为他青云路上的基石,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人生巅峰。

光明的前途摆在眼前,就凭这一点,他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军人,然而,这一切,却是他真正想要的吗?

从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至今,已有九个年头了,至今仍然不见国家恢复的希望,沉重的战争负担依然是压在老百姓的肩膀上。

没完没了的大战,一直都在死人,牺牲将士们流出来的血汇集成河,不比长江的水量要少,阵亡将士们的尸骨堆积成山,不必泰山要矮多少。

昔日花园口的一声炸响,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黄泛区,踩一脚,半条腿都要深深的陷入泥潭之中。

第五战区经历了反复的拉锯战,争夺战,然而,中日态势依然是一个均衡的僵持对比,谁都吃不了谁,谁也拿谁没有办法。

彼此都在消耗中忍耐,战争消耗的是一个民族的忍耐力,一个民族的韧性,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谁能撑到最后,谁便是最后的赢家。

未来,会是如何?至少活再眼下抗战中的人们无法去想象,极大多数人都对中国未来抗战的前景,持有一个悲观的念头。

中国能否击败日本,在好多人的眼中,这都是打上问号,尤其是在首都沦陷之后,几乎人人都感受到了亡国的感觉。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若是丢了首都,便等同于意味着亡国,即便是延续下去,也将会被归根到地方性政权。

西晋和东晋、南宋和北宋、明与南明,历史上从未听说过会有哪一个朝代反败为胜,扭转颓势……

现如今,一个国统区的重庆政府,还有一个鬼子扶持起的汪伪政府,未来的中国,会是哪一个执政呢?不好说,也不敢去预判……

至少,在中国,有骨气的人若有一个还活着,中国的尊严便一日不会丢失。

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一个是民族尊严和骨气的象征,一个是乱世里识时务的象征,两个思想,两个极端,未来的中国去向何方,全在于战场上军人之间的厮杀。

军人之间,征伐的成败,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前途,谁都不想输掉这关键的一战,军人,是民族最后的底线。

罪人和英雄的区别,一战定乾坤!

第四部:堂堂中华(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