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双核配制(三)(2 / 2)
许晨风略一思索,这也不是什么难以解答的事情,说一说倒也没什么的。“说起来,这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能一概而论。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几乎都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从三七年至今,国军在正面战场上陆续的组织起了十几次大型会战,死伤的兵力估摸着已经达到了一百万人的代价,也让小鬼子付出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可以说,正面战场的折损比例大的惊人。”
“正面战场的战役范围大、战斗规模惨烈、消耗资源甚大,这都不是敌后战场可以比拟的。这么说吧,以我个人来看,若是将现如今的八路军拉到正面战场上去的话,整个十八集团军,极有可能撑不到一天……”
一天时间,已经算是许晨风客观委婉的给出的时间,正面战场上参战的日军部队多是以甲等师团为主,真正的精锐,还有飞机、火炮、坦克的辅助进攻,然而,八路军要枪没枪、要兵没兵、要后勤没后勤,真要是打起来的话,可能连八个小时都撑不住。
这是许晨风亲眼见识过的军事实力对比而给出的结论,在枣宜会战的战场上,第二集团军都被日军一天之内突破了正面阵地,中央军精锐的三十一集团军都没有顶住,无论是第二集团军还是三十一集团军,从装备上来说,无论如何都要比八路军的装备要好得多。
在真正优势的装备代差对比面前,战斗意志是劣势中拼下去的保障,但是武器装备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许晨风甚至敢说,在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之中,装备最差的部队就是十八集团军了……
以前的时候,应该说是川军最差,但随着抗日僵持阶段的到来,作为抗日主力军的中央军和桂军消耗惨重,越来越多的川军子弟兵们出川,添补了空白,一点点的接过了重担,军政部也正式的开始武装起了“不存在”的川军,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川军真的会成为抗日正面战场挑大梁的部队。
赵国君没有反驳,而是点头认可了八路军可能在正面战场上撑不过一天的结论,尽管这只是许晨风一个人的看法,但是他却并不否认这点事实的存在。
“的确,我们八路军相比其他部队,装备实在是太差,因为看到了双方彼此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和装备武器的劣势,从一开始的时候,八路军队伍的政策就制定于以游击战为主,尽可能的用机动灵活的突袭来袭扰消耗日军,群蚂食象,一口口的吃掉小鬼子,今天吃它一口肉,明天咬他一口血,让他疲于应付,在游击战中消耗,钳制他们的兵力,不能扩大敌占区规模。”
不得不承认,这种游击战的方式是最适合敌占区的作战了。
赵国君提醒道:“不过,这话说回来,许团长既然已经是咱们八路军的人了,这作战理念也要改一下了,不能用你们正面战场上的那一套了。听说,你打阵地战挺有一套的,在枣宜会战的战场上,曾经以一个团的兵力顶住了日军两个联队的进攻。此番战绩固然可喜,但是却不适合于用在我八路军的身上,我们队伍的后勤跟不上,部队打光了就没有了,能打就打,打不了就撤,总之,咱们吃不了鬼子,也绝不能让鬼子轻易地吃了咱们。”
抗日战争是一场漫长的战役,打个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在所有人的评估里,鬼子亡不了中国,这么打下去的话,最后被拖垮的一定是日本。
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拖个十年二十年都拖得起,吃掉鬼子一部分,就是一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