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章 怀尔斯的震惊!!!(2 / 2)

加入书签

论文投稿后的一个月,也就是陈家涛准备回国的前一天,星期四。

陈家涛接到了怀尔斯的通知,要他来一趟办公室面谈。

“哦,亲爱的孩子,你看起来很高兴。”

“是的,教授,我的新课题有了突破,并且明晚我就可以飞回去见我女朋友了。”陈家涛脸上带着幸福的表情。

“哦,让你如此在意,她一定是美丽的女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数学年刊》决定录用你的论文,预计在十二月份发出!”

现在是九月中旬,还有三个多月才会发出,而且并不是很确定。

因为全世界有分量的数学家都会向这里投稿,而《数学年刊》的页数只有这么多。

万一编辑刚决定刊登你的文章,就收到了怀尔斯教授或者陶哲轩教授的具有突破性进展的论文怎么办?

虽然不是正式的录用通知,不过陈家涛还是感到开心,这可是普大的《数学年刊》。

即使是在普林斯顿,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数学年刊》上刊出论文。

要是在国内,拿着一本刊有自己文章的《数学年刊》可以敲开任何一所大学的数学系办公室,从而轻松获得教职。

新华夏成立以来,华夏大陆研究机构在国际数学四大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超过30篇。

其中完全由华夏大陆研究机构独立完成的不超过20篇,而《数学期刊》是最为稀少的。

最近的一次就是陈家涛高二的时候,同样毕业于博雅大学的张益唐。

于2013年4月17日,没有告诉任何人,张益唐将论文投给世界数学界最负声誉的《数学年刊》,普大完成了史上最快速度的审稿。

之后2013年的5月,张益唐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他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

从而使孪生素数猜想,这个此前没有数学家能实质推动的著名问题,在被证明的道路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那一年,张益唐57岁,震惊了世界。

在此之前他只发表过两篇论文,没有研究经费,曾有近十年的时间找不到学术职位,“流浪”美国各州,不时借住朋友家安身。

就是这样一个低调,踏实,专注的华人数学家,打破了哈代所说的理论:

“数学比起其他技艺和科学来,更像是“年轻人的游戏”,没有哪一个重大成就是50岁之后提出来的。”

陈家涛此时此刻真的恨不得冲上去抱着怀尔斯亲两口,幸好他还能控制住自己。

这就是背靠大树的好处,《数学年刊》是普林斯顿人运营的杂志,无论是通过还是退稿,陈家涛都能提前得到消息。

陈家涛恭恭敬敬的给怀尔斯鞠了一躬,认真的说道:“谢谢你哦,教授!”

看着数学家未来的明日之星在自己收下慢慢成长起来,怀尔斯也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没有精力做研究,也不太可能了,只能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上了。

怀尔斯突然想到陈家涛进来时说的他的新课题有进展了,怀尔斯好奇的问道:

“陈,你最近在研究什么课题?”

陈家涛正愁没人可说呢,室友等级有点low,听不懂他的理论,曹源又是个门外汉,只能替陈家涛高兴。

怀尔斯就不一样了,既不会贪图陈家涛的研究成果,又能理解陈家涛,说不定还能给他提点建议。

陈家涛看怀尔斯感兴趣,直接开口讲了起来。

怀尔斯刚听了一个开头,就震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