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风云变幻战鼓擂(2 / 2)
张天宇站到马车上,向在场的百姓难民们讲道:“父老乡亲们,你们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
张天宇优雅的气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现场安静了许多。
“父老乡亲们!我知道你们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在外逃亡。我很理解你们现在的无助和痛苦。当今,日寇的铁蹄已经踏进了我们国土,黑吉辽丢了,热河现在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国破山河在,你要相信我们还有很多人在战斗,在保卫我们的家乡,保卫者我们的父老乡亲们。你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作为军人就应该义不容辞的保护你们。在这里,我向你们保证,来到了平泉,你们就是来到了自己家,我们一定想尽办法安置你们的。”
“这是谁?这么大口气?”
“他算什么?”
“这是谁?”
......
大家议论纷纷,都抱有怀疑态度,关键是张天宇太年轻了,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确实让人值的怀疑。
这时有一队人马从县城开出来,这对人马有一部分身穿抗日先锋军的军服,一部分身穿东北军的军服,他们荷枪持弹来到城门外,四处的百姓自动给他们让出路来,当先骑马的那个身穿抗日先锋军军服的军官很远就看到张天宇在马车上讲话了,他拍马急速赶到,还没等马挺稳,就翻鞍下马,就地敬礼:“张总你好,王贤重迎接来晚了,让总座受惊了。”
张天宇看到王贤重骑马跑了过来,他身穿便装,就抬起右手当做还礼:“先不要客气。你现在马上组织人,看在城里或什么地方,支起所有能收集来的铁锅,熬上粥来给这些乡亲们去去寒气。粮食就由你们二纵暂时出吧。”
“是,我马上照办。”王贤重庄重的又给张天宇行了个礼。
这时跟过来的那个东北军的军官有点发愣,他下马低声询问王贤重,得到王贤重的回答后,立即也就地立正,向张天宇规规矩矩的行个礼,大声说道:“卑职齐国良见过张总指挥。”
张天宇微笑着抬手还礼说道:“齐团长,你非我的部署,不必客气。”
齐国良依旧立正站好,连他的六姨太和宝贝儿子都没有正看一眼,恭恭敬敬的说道:“卑职岂敢。张总指挥是抗日英雄,是我们的楷模,现在又是平泉四县的保安总司令,我齐国良就是你的下属,不敢有所不敬。”
这一下全场都震惊了。
那个连长更是惊恐万分,他暗暗搽了把汗,心中念叨:“佛祖保佑,幸亏我刚才没有得罪他,万幸呀。”
张天宇在马车上看着周围的百姓,没有再理会齐国良,动情的说道:“父老兄弟姐妹们,我理解你们现在的苦衷,我更理解那些在敌占区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的苦衷,作为一个军人,今天我们拿起了枪,就要保护你们,在这里,我张天宇向你们发誓,我代表抗日先锋军的全体同仁向你们发誓,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下一刻我们粉身碎骨,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就要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去,为父老乡亲们、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一个和平安逸的家园!”
张天宇动情的讲话引发了全场如暴雨般热烈的掌声。
平泉县城及周边现在汇聚着吴天威下属的齐国良一个团,王贤重带领的二纵一个团,还有当地的警察和一些私人武装及义勇军、;绿林道上的一部人人马,这些人马虽说都打着抗日的旗号,但各自为政,鱼龙混杂。如不及时收编和整训,待日军到来就是一盘散沙。
张天宇进城后,没有马上离开平泉,他立即着手组建整顿这些杂七杂八的武装,希望能在热河抗战到来之前能够形成战斗力。同时,他与新成立的县政府竭力的把逃难来的百姓安置下来。同时,他还要面对建平、朝阳、北票这三个县的防御和军队整训建设及地方百姓的安置工作。
这些天来,张天宇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吃饭都顾不上,人整个瘦了下来。
火凤凰因为伤势不是很稳定,被张天宇逼得回到朝阳如医治了,
张天宇的生活就由龙武和身边的几个警卫员来负责,可是他们又怎么能劝住张天宇呢。
张天宇现在恨不得一天当做三天来用,迫切的时光让他不敢有一丝松懈。
为了保住热河,政府也是煞费苦心,南京政府一方面勒令张学良务必集中兵力防守热河省,一方面试图使用江西剿共前线的六个主力师的中央军前往热河增援。但是张学良对于中央部队的进驻顾虑很多,对于他来说,中央军和日军进驻热河对他来讲没有本质的不同。中央军如果进入热河和日军开战,无论最后谁获胜,热河的地盘最终也不会落到他张学良的手里,这是他极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番讨价还价后,张学良最终允许宋哲元,商震等人的晋军,西北军开入华北平津一带作为支援。因为热河不是他们的地盘,这些战斗力较弱的杂牌军队短期是无法站住脚的。并要求政府派财政部长宋子文到北平来督战,实则是为向政府索要军饷方便。
同时,日本外相内田康哉于贵族院发表演说,表示“热河省为满洲国一部分,征之《建国宣言》即可明白……《日满议定书》,规定满洲国领土由两帼共同负责维持治安。故所谓‘热河问题’,为满洲国内部问题,同时日本因有条约上的义务,对此抱重大关心。
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1933年1月28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在新京下达466号作战准备令,完成了军事部署。 2月17日,武藤信义下达了473号攻击令,他亲自出任总司令,小矶国昭担任总参谋长,决定在国联开会审定中国东三省被日军侵略一事开会的日子,于2月22日开始军事进攻。
早在1932年1月21日,张学良和政府盼望的国联调查团就正式组成了。其成员包括:英国曾任印度代理总督的李顿伯爵、美国前任菲律宾总督麦考益中将、法国前任安南(越南)驻军司令官克劳德中将、德国前任东非总督希尼博士、意大利的马柯迪伯爵,李顿任团长。中国前外交部长顾维钧和日本驻土耳其大使吉田也参加调查团工作。调查团组成后,并未立即赴中国实地考察,于4月21日到达沈阳,先后在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调查,7月20日于北平开始起草报告书。调查团到中国后,会见了中国政府首脑,在东北先后会见了伪满洲国的溥仪、郑孝胥、张景惠等。日军多方干扰调查团的调查活动,限制调查团内的唯一中国代表顾维钧的活动,甚至不让他与日军指定之外的任何中国人接触。即使如此,东北各阶层人民,通过各种途径,仍向调查团递交了揭露日本侵略的书信函件1500余件,陈述事变前后所见之事实。9月4日,国联调查团基本完成了报告书,经修改和国联审议后,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即《李顿报告书》。在国联总部所在地日内瓦、中国首都南京和日本首都东京三地同时正式公布。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有两重性。在法理层面,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否定日军的行动属于“自卫”,否定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在现实层面,不主张东北恢复“九一八”前原状,而建议设立一个“自治政府”,包括“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重要比例”;中日军队全部撤出东北,改由两国宪警维护治安等。
依靠国联解决东三省问题的政府和张学良都感到失望了,日本各界也对该报告书极为不满。为此,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国联。在这个大前提下,武藤信义发动了侵犯热河战争。
中国方面对日军的行动也有所掌握,在2月18日,张学良、张作相、汤玉麟、万福麟、宋哲元等27名将领在承德发出热河抗日通电。宋子文正式发表抗战言论。张学良致辞,勉励大家誓守热河,准备反攻,以雪“九一八”之耻。由此,南京政府扬言:“热河为北方屏障,且多天险,政府已有准备,至少可以守三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开始向热河进攻,企图逼迫中国守军投降。武藤信义于22日下达最后通牒,要求驻热河的中国军队全部撤出。
通牒发出后,关东军在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下,任命张景惠为“满洲国讨热军总司令”,大本营设在锦州,日伪军总共达10万余人,兵分三路:北路以日军第六师团和伪满洲国军张海鹏、程国瑞部组成,由通辽出发,攻开鲁、新惠、建平,目标赤峰,之后南下承德;东路以日军第八师团和伪满洲国军李寿山部组成,由锦州出发,沿锦朝线(现锦承线)进攻北票、朝阳、叶柏寿,最后向承德进犯;南路由日军第七师团、第十四师团、骑兵第四旅团和第八师团一部,另有伪军丁强(李际春)部,从绥中出发,向建昌、凌源、平泉进攻,再向承德进犯。此外,侵占长城沿线的日军第八师团一部和驻山海关守备队组成一个支队,由古北口出发北上,直犯承德。
由此,在张天宇还在紧张的部署和整训中,轰轰烈烈的热河抗战爆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