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仍留一箭射倭奴(2 / 2)
出于礼貌,张天宇还是在自己的办公室会见了彼得罗夫先生。
“亲爱的张将军,我真的非常想念你。”彼得罗夫先生见到张天宇,夸张的用双臂紧紧地拥抱着张天宇,就好像老朋友许久没有见到一样,外人根本看不到当初两个人产生过巨大的隔阂。
张天宇也热情的请彼得罗夫先生入座,亲自递给彼得罗夫一根香烟,双方的交谈气氛看起来非常的轻松。
“彼得罗夫先生,感谢你来到多伦来看我,听说苏联红军也和日本关东军发生了战争,请带我替血战的苏联红军战士致敬,你们苏联红军与日军作战的精神是难得可贵的。”张天宇说这话显然言不由衷,但前世商人的职业让他学会了逢场作戏。
“谢谢你张将军。我们苏联红军勇敢的将士们在呼伦贝尔把关东军打得落花流水,已经深深地教训了日本人。现在遵照我们伟大领袖的命令,已经停止了战斗,但他们给日本人的教训会使日本人牢牢记住的。”
彼得罗夫先生的话有很大的夸张成分。苏联红军和关东军在呼伦贝尔发生的战斗还是限于局部的战斗,但双方一直在调兵遣将,虽然谁都不愿把战争搞大,戒备的心里还是非常强的。
张天宇虽然只派出龙战这支小小的特战队,就促使苏日双方发生火拼,这个结果已经非常满意了。他知道现在苏联跟美国和西方国家一样,一直在推行绥靖政策,根本就不想卷入远东的这场战争。他们被动的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现在在寻找着任何机会想要脱离开。日本当局也莫过如此,一方面现在日本国内经济很不理想,而且全力在发展着海军,占领中国东北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还没有消化好这块蛋糕,怎么会轻易招惹强大的北极熊。
双方政府心照不宣,现在在呼伦贝尔已经停战,张天宇猜测他们的外交人员现在一定是非常的忙碌的。
“彼得罗夫先生,现在的苏联是需要安定的,苏日战争只是局部的,现在停战了,看来和解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张天宇恨不得苏联早早卷入这场战争,但是这不是他能左右的。
“是的。我们伟大的国家现在正在全力搞经济建设,同时,我们的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时刻盼望着远离战争。”
彼得罗夫的话言不由衷,作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什么时候转性了,大谈热爱和平了?这简直就是欺世盗名。
虽然双方说话都是在客套,但外人看起来还是很和谐的。
经过半个多小时海阔天空的漫谈,彼得罗夫先生终于说起了外蒙发现的这支中国军队。
“亲爱的张将军,我们发现一件很不幸的事情,我国在蒙古共和国的驻军受到了来自中国的一支军队的骚扰,他们携带大量的机枪火炮,经过确认,这是你的老部下魏长河的所为,我以个人的名义,想请教张将军,他们出兵蒙古是不是你的主意?”
“彼得罗夫先生,我想纠正你一个观点,蒙古是中国人的蒙古,不存在什么共和国,我们政府到现在也不承认他的存在。魏长河是我原来的部下,他在自己的国土上抗击外国的势力,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他的行为鼓与呼。但是众所周知,魏长河几个月前已经离开我二十二军的行列,很不幸我现在已经没有领导他的权利了。”
张天宇现在还不想惹火上身,他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跟苏联红军抗衡。只能是退一步先保住自己再说。这也是他为什么单单指派魏长河远征外蒙的原因。
张天宇和彼得罗夫虚伪的聊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张天宇亲自陪彼得罗夫先生吃了午餐,餐桌上自然少不了苏联人爱喝的烈性酒。借着酒劲,两个人的关系似乎融洽了许多。
彼得罗夫先生在多伦待了两天,临走时代表苏联驻蒙红军跟张天宇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的简单的协议,得到张天宇的认可后,他又给张天宇留下一大堆好处,包括一部分武器弹药,一部分军用物资,一部分医疗器械。
为了封住张天宇的嘴,让他不再派兵骚扰驻外蒙的苏联红军,他们这次是下足了本钱。
张天宇自然乐意收取这些没有本钱的大礼,他也不介意在适当的机会给驻蒙苏军再来一次大的袭击。
多伦根据地现在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都很好,张天宇目前也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建设,毕竟他知道,抗日战争还要打十几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强大的经济做保障,拿什么与日军来抗衡?
目前海外杨文那里发展的势头也非常的好,不仅仅经济上有了强势的发展,军工方面及造船和航空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这些繁荣的景象让张天宇对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十一月底,魏长河带领的部队经过艰难险阻,战胜了恶劣的环境,突破了阿尔山,与在那里接应他们的李常有的部队会师了。
在张天宇的安排部署下,李常有率领三千人的部队名义上脱离了二十二军,重新打起了原来的抗日先锋军的旗号,早就启程赶往阿尔山,来接应疲惫的魏长河的远征军。
两只部队会师后,总共拥有一万一千人马,他们按照张天宇的安排,由魏长河担任抗日先锋军的司令,李常有、王思俞担任副司令,付千言担任参谋长,部队下设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辎重营,一个警卫营,一个防空营,一个特战大队。由于在苏联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又加上李常有从多伦带来的武器弹药和物资,现在的抗日先锋军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他们的目的是暂时在阿尔山一带休整,同时大量招收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扩充自己的力量,随时准备开往东北的抗日前线。
苏日之间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对峙,双方政府终于正式走上了和谈的圆桌上,战争的气氛日渐淡薄起来。
苏日战争虽然化解了,但日本政府从朝鲜调来大批的军队已经开进了东北,他们一方面加强对苏联边界的防御,另一方面加强对东北的民间抗日力量的镇压,东北的义勇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共领导的抗日联军刚刚兴起,力量还不是很强大。国民政府已经放弃了对东北的任何抵抗,他们大肆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江西全力围剿中共红军。在这种时候,张天宇派出了这样一只强力的部队开进东北,在伪满洲的心脏插上一把尖刀,要在这低迷的抗日气氛中重新唤起人民的抗日热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