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无边家国事(2 / 2)
带着胜利的喜悦,龙之魂特战队员沿着别拉洪、海青的方向,去追赶大部队去了。
同江一带,苏日冲突形成了主战场,布柳赫尔元帅亲自去主持大局,与关东军开始了血战。南次郎大将也不得不被迫走到佳木斯,近距离指挥作战。苏日双方各自调动十几万大军,就在萝北到同江一带黑龙江两岸展开了战场。这是一次的名不见经传的厮杀,战况惨烈程度不亚于日俄战争。炮火和机枪的对射加上飞机坦克的出现,更有甚于前者。
这次巨大的冲突的直接受益者无疑是始作俑者张天宇,有了他的参与,本来不会在这个时期这个地点出现的苏日战争提前在不同于历史的地点上爆发了。
鹤岗到同江沿江两岸的百姓饱受两国侵略者战争的苦难,他们为躲避战火,携儿带女扶老携幼离开家园,逃荒在未知名的道路上,充满了心酸的苦泪。
苏日两国巨大的军事冲突发生后,苏联红军暂时无暇顾及侵占白云鄂博地区。这使得张天宇休养生息的机会。
到七月末八月初,张家口地区已经涌进来足足有二百多万难民,幸而得到大盛魁等这样的有胆有识爱国商人的帮助,张家口的抗日、抗苏、抗蒙国债顺利发行,缓解了张家口雪上加霜的财政赤字,使百万难民走了憩息的所在。
从张家口,北到锡林郭勒,西到鄂尔多斯,广揉的大草原上,到处是从苏北山东河北河南安微湖北甚至四川前来的难民的身影,到了这里以后,他们享受了家一样的待遇,他们逐渐开始把异乡当做家乡,跟当地人一起建设新的家园。
资金得以正常运转,企业得以顺利发展,难民得以稳妥安置,军队得以扩建,这一切无不凝结张天宇的心血。张天宇现在一点也不感到身上的担子减轻,反而有更加沉重的感觉。毕竟七八百万的百姓要生活,要吃饭,要工作,要维持他们的治安,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而且由于南京政府放开政策,源源不断涌来的难民还在不断地增多,军政府承受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少。
在张家口军政府的办公室里,张天宇伏在桌子上批阅文件,梁映霞走进来说道:“天宇,下午世界红十字会组织派的医疗队来到张家口,跟随他们一起来的有不少中外记者,大家都想见见你,你是否出席会议?”
“他呀能不去吗?有一位佳人为了他万里追踪,他怎么能舍得不去看看她?”火凤凰接过话来讽刺着。
黛丽丝这次也跟着红十字会组织的一起来到张家口,着实引起了火凤凰的嫉妒心理。梁映霞对他们的关系也有所了解,而且还是黛丽丝要好的朋友和同学,她还能怎么说。梁映霞只能在心中叹道,张天宇呀,你真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多情种子,不过也太疯狂了。但是,作为后来进入张家的人,加上她所受到的的教养,自然不像火凤凰那样直来直去。
“凤凰,你总提这些干什么。这些都是各国医疗界的精英,他们为了中国的百姓,不辞辛苦离开待遇优厚的祖国,告别自己的亲人,来到我们这里工作,我怎么能不参加呢。再说借这个记者会,我们也好把我们的主张传播出去。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你不要把事情总往歪里想。”
“我没有想那么多,主要是你想的太多了。”火凤凰赌气嘟囔道。
张天宇不愿意跟她过多争辩这些事,只有埋头看文件。但火凤凰的话,却令他回思自己的以往这些事情来。
穿越以来,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年代的人,在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这个大前提下,他能够坚持原则,面对强敌毫不退缩。指挥千军万马,筹划经济建设,他结合后世的经验和知识,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在这个年代每每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可是,在个人感情处理上,他却做得优柔寡断,一塌糊涂。他就象一个爱护花草的小男孩,总想把花花草草拢在自己的怀里,生怕伤害了她们,到头来搞得是满屋子的奇花异草,他都不知道该珍惜哪一个了。
黛丽丝是他另一位红颜知己,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他的事业,不辞辛劳个处奔走相告,不仅在世界舆论上支持自己,而且还通过个人关系在其他一些渠道也给张天宇带来莫大的帮助。面对这样一位热情如火、甘愿无私奉献的美国女孩,张天宇真不忍伤她的心。
可是,他又会忍心伤害那几位红颜知己的心吗?
这一切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没有头绪。
下午的招待会是在张家口军政府的会议室里召开的,由丕然先生主持,张天宇在会上做了讲话。会议的气氛热烈而友好,国内和国外的几家报刊的记者都参加了会议。
这是二十二军改为张家口自卫军以后,荣升上将的张天宇第一次在中外记者面前高度精彩亮相,自然引起中外记者的追逐和采访,使得原本是欢迎世界红字会组织派来的医疗自愿小组的会议有些跑了主题。
黛丽丝也夹杂在采访的记者之中,她没有机会和时间张天宇单独接触,也没有单独提出任何问题,但是,她看到张天宇以后,她的神色和心理是复杂的。
认识这位有为的中国青年三年了,一千来个日日夜夜,她无时不在思念这个人。当见到他之后,如火的热情自然高涨起来,她有心一把把他搂着自己的怀里,再也不撒手。多年的美国式教养使她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去珍惜一个人,她向往自由,向往爱情,但却不会独自占有,她爱张天宇,但绝不会为了爱而委屈自己做张天宇的小妾。她宁愿把自己的爱当做奉献,也不愿意为了爱而圈在张天宇的小家庭里。这是东西方教育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也正因为如此,她一直若即若离的跟张天宇保持着一段距离,但她对张天宇的爱,不比他的几位妻子对他的爱少。
招待晚宴结束后,黛丽丝有些惆怅失落的往自己的住所走去,刚刚回到宾馆,梁映霞就敲开了她房间的门。
“他想见你,就在街角的一间小酒馆里。”
听到这句话,黛丽丝立即焕发了精神,她随着梁映霞来到了胡同里一家小小的酒馆。
温馨的小酒馆,扑鼻香的小菜,还有那以往熟悉的烈性白酒,但最让黛丽丝沉迷的是眼前这个男人。
他似乎比以前更清瘦一些,但精神依旧卓越,神态还是那么的安详自若。
“你来了,没有好好招呼你,这算是给你的小小补偿。”他说话的口吻依旧是那么的优雅。
这个原本神秘的东方男人,死死地占据了黛丽丝的芳心。现在他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单独在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夜光是美好的,黛丽丝的心也是美好的,这一切在她的心中成了永恒!
克里斯蒂安夫人变卖家产,带来了重炮和炮弹的生产设备,她不顾危险,把这些设备安装到白云鄂博的生产基地,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里生产出武器来,为保卫白云鄂博出一份力。
多伦和张家口今年军校毕业的学生全部充实到基层部队中,这使得扩建后的部队在训练上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炮兵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带动了张家口自卫军炮兵的素质的提高,使得自产火炮和外来的火炮能够发挥威力不至于成为一堆废铁。与此同时,德国也陆续派来了许多退役的军官,他们言传身教令张天宇的部队受益匪浅。
张家口自卫军的作战能力在逐步的提高,白云鄂博的防御阵地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张天宇明白,就是凭借这样的实力,要跟强大的北极熊抗衡还是远远不够,他也只能是做到尽力而已。好在是苏日的对决给了他较为充裕的时间,战争的创伤在得以恢复,防御的准备在得以加强,张家口军民的抗苏热情得到高涨!
这一切为今后保卫白云鄂博做好了心理和物资上的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