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二四章 理想(2 / 2)

加入书签

sk大区的管理员,莫非,竟会是一个慈善家;

可是慈善家,又怎可能杀出乱世,掌控至少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阿达民呢。

在古拉格要塞走走看看,本来是一时即兴,所见所感,却让方然在其中盘桓了好几个小时,直到net、东北太平洋大区时间的晚六点多,他才走进一间临时用于“审判”的会议室,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个陌生面孔。

相由心生,或者,是职业留下的印记,用不着开口盘问、或者问asa,他也能感觉出眼前这些都是什么人。

it领域的工程师、研究员,其中一半供职于sk军,差不多是这样。

“姓名,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暂用id:458097725,案卷显示,你在sk军担任要塞一级的防卫系统运维工程师,是这样吗。”

“是的,阿达民……先生。”

看得出来,身材中等、一副缺乏阳光面孔的男人,说话时还在迟疑。

但方然没等他调整情绪,而是单刀直入,询问了一些古拉格要塞的相关情况,这些情况ai基本都调查过,他现在又问一遍,无非是想在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些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会在意的讯息。

分析sk大区的反常情形,单凭人工智能,并不足以解决一切谜题。

相比于人,计算机、网络与人工智能的“三位一体”,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大得多,分析问题的视角却受限于fsci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呆板、机械。

说白了,一般就只关注sk大区的硬实力,分析、决策的动机完全在如何战而胜之。

至于sk大区的架构,从民众、到管理员的诸多方面,由于和战争进程关系不大,基本上都会被忽略,ai也没能力判断sk当下的社会形态。

一言以蔽之,fsci体系里,本没有这些条目的逻辑体系,遑论解析与判断。

那么滨海边疆大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方然决定亲力亲为,当然,是在不过多占用宝贵时间的基础上,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些非同寻常之处,意义,恐怕绝非帮助ne打赢战争、获得更多资源那样简单。

既然要了解sk,对占领区的一些科研生产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就不能简单的以标准不同为考量,直接当做破烂。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一开始,方然才会下令,不要处决俘获的it工程技术人员。

侵略者的询问,显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应,诸如安娜乌沙科娃那样疑似sk“骨干”的家伙,恼怒非常,眼前这些it工作者倒相对比较配合。

大概是业务领域,更需要理性、而非情感,一直面对客观现实的缘故吧,方然这样想到。

既然要了解sk,对占领区的一些科研生产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就不能简单的以标准不同为考量,直接当做破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