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激战(2 / 2)

加入书签

马云沉思了很久,终于同意了这个计划。为什么呢?虽然楚国的真是意图的是金州,可是,在淮北必须要和周军进行场战争,如果在淮北不能给周军施加很大的压力,那么旦蜀军败退,关中的白衣军没有了后顾之忧竭力南下攻蜀,那可就不妙了。让朱元在淮北真真正正的打场也好。不过,他却是再三要求,打仗可以,但是规模定要控制在徐州范围内。

九月底,楚军正式出兵。

在东线,由东路行营总管朱元(在淮南以及徐州等地,楚国驻扎了十三万人马,为了避免专权,马云设置了行营总管这儿个官职,管辖淮南道和河南道(徐州带))全权负责,从光州(今安徽潢川)寿州(今安徽合肥)到濠州(今安徽蚌埠东),这线全都是在淮河以南,这三州兵马共计7万人,已经全部动员起来,淮河之上走船斗舰,往来不绝,可惜,是干打雷不下雨,对伪周的蔡州(今河南汝南)颍州(今安徽阜阳)虎视眈眈。

可是徐州等地,河南道都统老将军倪可福,以徐海防御使曹彬为先锋,带领军队四万人,跃过任山,进攻萧县,和伪周徐州节度使郭崇的军队打了起来(太和元年争夺徐州时,周将王彦虽然不敌曹彬,可是还是将徐州境内的萧县控制在手里)。

在中线,中路行营总管丁思瑾命令大将石大率军万,进攻武关,直逼商州,作为蜀军的策应,而自己则率领山南主力,东出唐州,直逼蔡州。这样,楚国东西两路大军,摆出副钳型攻势的样子,似乎想打掉蔡州徐州这些汴京的外围据点。

十月初,在西线,蜀国没有再玩什么三路出击的疑兵计,以枢密使王招远为招讨使,率领大军六万人出兵大散关,准备取凤翔,再进长安。

大周皇帝郭威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是善于用兵的人,他得到消息后,只是淡然笑。楚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是,兵力毕竟有限,自己在淮北陈兵十数万,和楚军实力想当,只要应付得当,时间长,楚军自然就退兵了。于是,他下诏让蔡州的王殷和徐州的郭崇严加防范,而对于关中的郭荣,则命令他相机而动。为了以防万,郭威还从河北调回了邺城留守向训的3万人马,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场大战就在秦岭淮河线拉开了序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