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疏漏?(2 / 2)
一规模的招聘,足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为了确保新员工的“整体素质”,除了基本的招聘之外,还需要通过头公司,去挖角一批足以充当骨干的核心团队,这样才能够确保这批新员工的整体能力不会比量子音乐的平均水准差,或者至少不会差太多。
再花费上几个月的时间去磨合,量子音乐很快就能拥有较之以往一倍以上的项目运作能力。
在例行的月度报告中,卢西恩格兰奇特意指出,因为量子音乐全面修改了与签约明星之间的合约的缘故,这种大量项目“井喷”式地扎堆出现的情况,在未来会变成常态。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量子音乐招聘进来一大批新员工之后,不需要考虑过上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时间,该如何用最低的代价辞退其中的绝大多数人。
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卢西恩格兰奇发给罗杰几人的月度报告中的重点。
“听起来似乎是可行的。”
听完罗杰的讲述之后,胖子点了点头,正想要继续说点什么的时候,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猛地一下拧成一团。
“怎么了?”
罗杰疑惑地看向胖子,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突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你说”
胖子犹豫着说道:“卢卡有没有考虑过,环球音乐集团如果真的决定和量子音乐合并,会带来多少员工?”
听了胖子的话,罗杰也愣住了:“这”
推动两家唱片业巨头的合并,是罗杰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当做头等大事来做的事情。
虽然表面上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但实际上,罗杰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资源,甚至可以用“不惜血本”来形容。
而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环球音乐集团,或者说它背后的维旺迪集团,选择妥协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事情就会有一个结果。
而假若两家公司是“合并”,而不是“收购”的话,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在于,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这数以十万计的员工怎么办?
全部辞退?
那肯定不行。
在绝大多数国家,大规模裁员,都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
数额足够大的离职补偿,或者说“遣散费”,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单单只是员工身后的工会,就会告到公司破产。
全盘招收?
要知道,环球音乐集团旗下,可是有数十万名员工。
若是全部接收下来,单单只是给这些员工发放薪酬,就会带来巨额的财政压力。
若是没有足够多的项目,让他们“有事可做”,白白养着这么多人,肯定是血亏的事情。
量子音乐的资金链本来就不算健康,当然不可能养着一群干拿钱不干活的人。
事实上,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量子音乐无疑是有这样的消化能力的。
环球音乐集团的员工虽然不少,但签约明星同样不少,哪怕是在接连经历了旗下明星出走之后,就签约明星的数量而言,环球音乐集团依然无愧于巨头的称号。
相互抵消之下,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这数十万员工,虽然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却并不会太严重。
但若是进行一规模的扩张之后,是否还能容纳这么多新员工的进入,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按理来说,卢西恩格兰奇应该是不会忽略这么明显的问题的。
既然能够在月报中郑重其事地将扩张的计划罗列出来,应该是考虑过可能引起的后果的。
但想了半天,罗杰也想不明白,若是进行一规模的扩张,再完成与环球音乐集团的合并,量子音乐哪里来的那么多项目和盈利点,去养活如此多的人手?
要知道,量子音乐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完成一轮扩张,虽然扩张的规模很小,但却也将量子音乐在全球各地的员工总数推上了二十万人这个大关。
依照卢西恩格兰奇提交的,全新的扩张计划,这一次的扩张规模要大得多,至少也要将在职员工数量翻上一倍,甚至是更多。
若是再将环球音乐集团在未来会“带来”的员工数量计算进来,过上个一年左右,量子音乐的员工总数可能会突破七位数之多。
想要养活如此多的人手,单单只靠每年一两百个专辑项目、二三十位明星的巡演项目,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算将量子音乐现在的签约明星数量翻上一倍,也不可能养活如此多的人手。
虽然说罗杰对公司的具体经营很少插手,也算不上擅长,但耳濡目染之下,这种稍微计算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还是难不倒罗杰的。
虽然说罗杰很信任卢西恩格兰奇的判断,但自己的“认知”所告诉罗杰的答案,却和这个判断恰恰相反。
这让罗杰不得不怀疑,卢西恩格兰奇,是不是在做出如此重大的计划时,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细节,比如说环球音乐集团的问题。
虽然说这个可能性很低,但仔细想来,却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我明天去公司一趟,当面问问卢卡吧。”
想了半天,罗杰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干脆放弃了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
有什么疑惑,当面问一下就是了。
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感情中,都是如此。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事情,但很多人就偏偏喜欢自己钻牛角尖。
“也好。”
胖子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也不用太着急,这种事,让公司那边多讨论讨论,把方案好好完善一下,再去执行。这可不是招聘几十、几百个新人,而是要进行全面的扩张,必须要慎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