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 圣眷甚隆(2 / 2)

加入书签

龙城需要多少士兵名额,也是需要好生计议的。

方浩可不是据险以守,孤军深入大草原,目的是彻底断绝大草原的根,必须要配备足够的士兵。

经过一番商讨,给方浩定下的士兵名额是两万五千名,拥有十个卫所,五十个指挥。

另外,因为方浩还准备在草原上多筑几座城池,还给了他四个副将的名额。

最后,就是议定给方浩的品阶。

第一次方浩立的功劳很大,在战场上斩杀骑兵数万,获马数万匹,按照尧国的军功标准,就算是封侯也可以了。

不过他这么年轻,肯定不会就给他封侯,他自己也不会愿意封侯。

因为按照尧国的惯例,封侯之后就应该卸下兵权,回京养老。

太高的职务也没有给他的,除非将他调到禁军,才有安排他的职位。

身为一个军镇的总兵,品阶也不可能太高。

计议一番,给了方浩一个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

这个品阶已经比狼牙关的总兵卢伦英还要高。

不过方浩立下的功劳,比卢伦英也要高。

议定之后,由兼职礼部尚书的大学士代皇帝的语气草拟诏书,几位大学士都过目之后,由参与到会议里的一名太监拿过去给皇帝过目。

皇帝要是同意这样的安排,御笔亲批,再盖上玉玺,这就成了正式的任命。

太监拿着这封草拟的诏书走后,齐澄大学士笑呵呵的跟方浩拉起了家常,说道:

“我听说前几天你参加国子监举办的那个中秋诗会时,又写了一首传世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飘然有出尘之思,我还在想,你是不是被那一场刺杀弄得心灰意冷,想要辞官不做,很有一些惋惜。现在看到你对经营草原还有着很大的信心,非常的欣慰。”

又是一个过度解读的。

方浩笑道:“其实就是思乡思人之作,并没有什么别的用意,边关是我成长的地方,保家卫国也是我从小的志愿,一点点小的挫折,不会让我放弃。”

“那我就放心了,”齐澄笑道,“你现在还年轻的很,有着无比光明的前途,好好的干,只要不犯错误,为了一个侯爵少不了你的。”

曹大学士也点头说道:“年轻人,不要思虑太多,皇上都允许了你携带家眷过去,这是皇恩浩荡,免得你思家之苦,你也要好好的报答天恩。”

他们在这里勉励着方浩扎根边关,经营草原,过了没多长的时间,先前离开的那个太监又转回来了,对方浩说道:“方将军,皇上有诏,让你过去觐见。”

几名大学士都是一惊——一向卧床不起的皇帝,竟然要召见一个边关来的将军,这可是很难见的事情。

曹大学士没说错,皇帝对方浩这个斩杀了数万戎突骑兵的边关将军确实非常的欣赏。

难怪连方浩要携带家眷去边关这种要求都会批准。

圣眷甚隆。

王大学士激动得声音都有一些颤抖了,对方浩说道:“方……方将军……还不赶紧跟余公公一起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