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自立门户(2 / 2)
张启文看到李家华有点打发他们两个的意思,有点担心的问道:“李老师,您该会嫌弃我和文伟两个吧?不要我们跟着您了吧?”
虽然张启文有点想摆脱李家华自立门户,可是他们还是一直怀着感恩的意思,毕竟这个几个月跟着李家华,确实学到不少内容,至少知道怎么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有突破自己,在标新立异,才能独领风骚。
李家华笑着说道:“你们两个跟着我这么长时间,该学的都学到了,应该可以自立门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了。。”
张启文不敢相信的问道:“李老师,你说我们可以开始创作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说吗?”
李家华十分认真的说道:“是啊,启文,你没有听错,文伟,你也是一样,你们跟着我几个月了吧?代笔小说都几十万字了,应该明白,怎么样才能把小说写的比较受欢迎吧?”
这几个月,都是他们两个人在执笔写小说,一天五千字,一百天多下来,也有五六十万字数了,加上备用的存稿,两个创作的小说,差不多一百万字了。
要不是顶着李家华笔名,两个人在文艺界,估计也大名鼎鼎的作者了,这个年代,无私奉献的年轻不多了。
张启文和赵文伟没想到幸福来得太突然,虽然他们说是李家华的助理,可是李家华的小说都是他们代笔的,李家华只是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然后他们再补充,这么长时间写下来,两个基本知道怎么写小说了。
可是两个人知道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写又是另外一回事,读书人注重脸皮,他们没有李家华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写小说的,这个涉及到偷师的问题。
虽然两个人知道李家华早晚会同意他们写小说,可是那怎么也是一年后的事情啊,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时间来的太快了。
自己创作小说好啊,读书人,谁喜欢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报纸上,这个涉及到才华和认同,涉及到自己的名声。
关系到自己很多方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自己的扬名立万了,自己什么东西都会有的,有多少人可以经得住这种诱惑呢,
两人激动的说道:“可是可是...”
李家华打断了说道:“行了,没什么可是的,趁着过年休息的时间,好好酝酿一下,充分的准备,以后你们可以以自己的笔名,发表小说了。”
虽然两个人十分兴奋,终于自己开始创作自己的小说了,自己期待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梦寐以求的事情。
两个人激动一会,忽然想到他们两个都走了,李家华的小说怎么办?代笔了一百多天,自己对那个小说有感情了
赵文伟担心的问道:“李老师,那你的小说怎么办?”
李家华无所谓问道:“我的小说都停了吧,现在我的小说跟风的那么多,再写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张启文不舍得说道:“李老师,你的小说那么受欢迎,停掉太可惜了,千万不能停,我愿意用你的笔名继续写下去。”
张启文当然不舍得李家华把这两本小说停掉,这个两本小说,现在天价小说,已经达到了千字十元。
在江海滩,李家华的小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吗,能把一本长篇小说,培养到这个地步,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至少为了这本小说,张启文和张文伟他们两个,真的奉献很多,经常码字到半夜,废寝忘食的搞创作,那可是经历了一百多天,艰难培养起来的读者啊
按照小说的发展规律来说,李家华的小说,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江海滩,每天至少有五十万的读者,天天为了李家华的小说,去买一份报纸,一本小说,带动一份报纸。
要不然报社也不会舍得花血本,千字十元的代价,天天催来存稿呢,两本小说,一天八千字,那就是一天八十个大洋,,加上香港的稿费,李家华每天都有两百个大洋进账,这可是真正的天价小说。
李家华的小说,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文人啊,那个天价稿费,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张启文和赵文伟,都以自己能够代笔这种天价小说为自豪。
而且李家华的小说,是内地文艺界,少数几篇小说,可是在香港连载的小说,这不仅仅是李家华的名誉,也是内地文艺界的荣耀。
这么受欢迎的小说,怎么能停掉了,不要说读者不愿意,就是报社也不愿意舍弃这颗摇钱树,自己更不愿意啊。
所以李家华要停掉小说,那损失绝对惨重,不仅仅金钱上的损失,也是名誉上的损失,也是内地文艺界的损失,身为内地文艺界的一员,张启文和赵文伟,肯定不愿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