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正月里来弹棉花(1 / 2)
初一,果真下起了小雪。
真有点瑞雪兆丰年的意味。
就是这大过年的下雪,让拜年的路更加不好走了。
四五点的时候,母亲就着急喊起了姐弟几人。
并且早早地把奶奶请了过来,吃了个团圆饭。
奶奶一边喝着山参酒,一边唠叨个不停:
“这草鱼肉,绵绵的,炖上这萝卜是好吃的很。”
“伢子今年承包了水库,这草鱼应该是有的吃了。”
“凤花,你这也是苦尽甘来了,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了......”
母亲也是很恭顺地回着话:“先不说鱼不鱼的,他这从来没养过鱼的,就怕他栽跟头哦。”
“欸,哪个天生就会养鱼的,我十六岁不也做生长队长了......”
奶奶饶有兴趣地,又开始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
连被小鬼子吓到躲在“戽桶”里的糗事,都回忆的很细节。
宋向阳一家人只是耐心地听着,也不想打搅奶奶回忆的兴致。
待到酒喝完了,奶奶才笑着掏出一方帕子抹了抹嘴,心满意足的说道:
“吃这一顿油水,都要饱上几天了。”
“今天下雪了,你们去你嘎婆家拜年的时候都注意些哦。”
一家人也只是笑着答应着。
等到天已放亮,奶奶就起身离开了。
她还要帮着四叔去收拾家里。
宋向阳担心她那裹过的小脚,走雪路不安全,特意送到家才返回。
而这时候,母亲和姐姐几个已经开始整理拜年礼、压岁钱和煮甜酒了。
按照传统,一般都是小的给大的先拜年。
但宋向阳家每次都是初一的时候要去外婆家,所以,估摸着几位叔伯和姑姑家吃完早饭了,就去拜年了。
姐姐们提着几瓶高粱酒,几条白沙烟,几包白糖,每包白糖上用红绳子捆上两块钱。
宋向阳则点上一根香烟,放着大炮仗和小鞭炮,一起往各家堂屋里丢。
各家也是会端上甜酒和果盆唠上一会,然后给一个红纸包,里面多是几毛钱。
八九点前,清水村里都是村里的互相拜年的。
九点以后,就陆续的有外村的来拜年了。
这时候,就会有一番很有趣的景象。
清水村的人,浩浩荡荡地往外去拜年;外村的人,风尘仆仆地进村拜年。
两拨队伍交会的时候,都有点像赶集了。
而临近中午的时候,才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几乎每家每户都留了一个人在家。
届时,每家每户都会鞭炮声不断,烟雾缭绕。
如果那时候有无人机,一定能拍出比几十年后漫天烟花更壮观的景象。
由于宋向阳一家是外姓,亲戚朋友也不多,几个相熟的拜了年之后。
母亲便穿上她那件“的确良”,系上毛线围脖。
然后,把家门一锁,也跟着姐弟几个一起前往外婆家拜年。
几人背着篮子,里面装了熏制的野猪肉、竹笋、白沙烟、高粱酒、白糖、大炮仗、小鞭炮。
一人还捡了一根拐杖,在坑洼的雪路上小心翼翼地往前赶着路。
待能看到外婆家的屋顶了,这时候宋向阳便掏出一根香烟点上,然后燃上几个大炮仗,丢在半空。
这等于就是报信了。
舅舅舅妈们听到声响,就远远地来接东西了。
一群人相互问候着走到屋头,宋向阳又开始放上大炮仗和小鞭炮,仍旧都往堂屋里丢。
姐姐们则赶紧捂上耳朵,跑进房中。
等到唠了一会家常,母亲就去各邻里唠上几句,然后分给小孩子一些糖果。
而舅妈们怕他们回去摸黑不安全,则赶紧的准备起中饭。
一只老母鸡,一碗老鼠肉,一条红烧草鱼,一个豆腐萝卜汤,还有带过来的一碗野猪肉。
很快的,就全部端上了餐桌。
因为桌子根本坐不下,小点的就只能站着夹菜。
但是,大家都吃的极为开心。
尤其是几个表妹和表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