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 长脸面(1 / 2)

加入书签

“我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宋向阳微微侧过身子,语气带着几分谦逊,

“那门排可是乡政府的门面担当,不管是本乡的乡亲,还是外乡来办事的人,只要一看到这略显破旧的门排,心里难免会生出一种咱们乡有些落后的感觉。”

说话间,宋向阳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顾书记的神情变化,他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这番话不小心触碰到了领导的逆鳞,惹得对方不快。

没想到,顾书记先是流露出一阵好奇,挑了挑眉,说道:“哦?你这想法倒是挺新鲜,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紧接着,他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感慨道:

“这话说得确实在理。”

眼见顾书记非但没有生气,还对自己的观点表示认可,宋向阳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决定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所以,我有个想法。”

顾书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饶有兴致地等待着宋向阳接下来的话。

“这门排适当翻修一下,想来也花不了太多钱。这么做既契合县里和乡里发展经济的英明决策,也等于向乡里的百姓传递一个信号——乡政府正朝着好的方向大步迈进,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让大伙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宋向阳认真地组织着语言,深知此事有些敏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主要也就是多用些白石灰的事儿,至于门排上面的瓦,不管是青瓦还是琉璃瓦,我都能免费提供。我个人也特别乐意为政府出这份力,尽一份绵薄之心。”

顾书记显然对宋向阳的提议感到十分意外,他脑海中瞬间联想起会议上宋向阳讲述自己瓦厂的场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顾书记忍不住笑了起来,弯着食指,轻轻点了点宋向阳,半开玩笑地说道:

“好你个机灵鬼,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

宋向阳被顾书记一语道破心思,却没有丝毫怯意。

从顾书记的话语和神情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的赞同之意。

不过,看着顾书记陷入思考的模样,他猜测书记大概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心里似乎还有些犹豫。

“这真的是我自愿提供的,我也正好想借着这个机会,给我自己的瓦厂打打广告,沾沾政府的光嘛。”

宋向阳赶忙解释道,试图打消顾书记的顾虑。

“我担任乡长和书记也快二三十年了,一直秉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你的想法是好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乡里,可这么做确实和我们一贯坚持的宗旨有点相悖。”

顾书记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宋向阳瞬间就明白了,顾书记是担心这种做法会引起其他乡里和县里的非议,影响自己的官声和形象。

“我的瓦厂销售模式是有提成的。我想着给乡里提供免费的瓦片,还希望乡里能帮我在县里牵牵线,搭搭桥,介绍些门路呢。”

宋向阳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能得到顾书记的理解和支持。

“瓦片销售这一块,乡里和我个人都很愿意帮你这个忙。别的不说,我和李乡长跟林业局的负责同志很熟,他们最近确实有一批琉璃瓦的采购需求。至于乡里的瓦片,你可以给个折扣价,就当是乡里领了你这份情。”

顾书记说得十分诚恳,眼神中透露出满满的诚意。

宋向阳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简单幼稚了,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和处世之道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他思索了片刻,说道:“那行,我就按成本价给乡里供货。这样一来,乡里有了正规的采购名目,既不违背原则精神,我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实惠,也算是双赢了。”

仔细想想,这事儿对自己来说确实是占了大便宜,能借助乡政府的平台打开销路,何乐而不为呢。

顾书记笑了笑,点头表示应允:“回头我让乡里的同志跟你对接,不过你可得记住,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千万别搞那些歪门邪道、送钱送礼的把戏。”

他特意叮嘱了宋向阳一番。

宋向阳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顾书记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自己做生意也向来不打算走那些旁门左道,自然是满口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